1991年,董明珠到合肥催债。一经销商欠款42万不还,还打哈哈:“再给我50万的

爱烟波渺 2025-04-15 17:02:10

1991年,董明珠到合肥催债。一经销商欠款42万不还,还打哈哈:“再给我50万的货,我就付钱给你!”董明珠灵机一动:“好,先让我看看你的仓库!”这一看经销商却怒了:“这女人真狠!” 改革开放之初,那时候的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三角债”就像一个巨大的泥潭,让很多企业深陷其中,空调行业也不例外。 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不少企业不得不选择“先给货,后收钱”的销售方式,这让一些经销商钻了空子。 一些人恶意拖欠货款,或者直接拒绝付款,使得很多公司资金周转困难,经营陷入困境。 海利空调,也就是后来的格力,当时也遭遇了这种难题,大量应收款无法收回,损失非常严重。 当时36岁的董明珠决定去南方闯一闯,加入了海利空调公司,她工作热情高涨,表现出色,很快就得到了公司的重视,被派到安徽省负责市场销售工作。 但是,她面临的困难可不小:安徽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空调产品很难卖出去。 更麻烦的是,有个叫牛经理的经销商,欠了海利空调一大笔钱,总共42万元。之前的业务员去催了好几次,都没能把钱要回来。 面对这笔难以收回的欠款,董明珠没有放弃,她下定决心要把这笔钱追回来,一方面是为了保障工人们的工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 董明珠第一次和牛经理见面,就直接说明来意,想要核对账目。 不料牛经理态度很差,用行业规矩做借口,拒绝支付欠款,反而说海利空调质量不好,服务也很差。 面对牛经理这种不讲理的行为,董明珠没有灰心,而是多次去牛经理那里拜访,甚至直接在牛经理的办公室等着他,下决心要和他长期周旋下去。 一开始,牛经理并不想搭理董明珠,甚至躲着她,但董明珠一直坚持不放弃,最终让牛经理感到难以招架,压力越来越大。 牛经理不再强硬,答应还钱,但又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必须再给他价值五十万的货,他才能结算之前的欠款。 面对这个让人头疼的要求,董明珠认真思考,决定先安抚住牛经理,她表面上答应了他的要求,但提出要先去看看仓库的库存情况。 过了几天,董明珠终于有机会进入牛经理的仓库,经过仔细检查,她发现仓库里堆满了卖不出去的旧货和有问题的次品,于是她明确提出要把海利空调的货全部退回去。 牛经理之前答应得好好的,结果第二天却变卦了,找了个放假的理由想拦住董明珠运货,董明珠没有被吓退,坚持讲道理,最后牛经理不得不让步。 董明珠立刻安排人把货物运回海利,还顺便拉走了一些其他品牌的货物,用来抵扣之前欠下的42万元。 这次讨债的遭遇,让董明珠真正意识到“先给货后收钱”模式的风险。她不顾大家的反对,坚决在海利空调公司内部推行“先付款后发货”的新规定。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