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西安市民李女士驾驶小米SU7驶入高速收费站时,车辆突然从40km/h加速至70km/h撞击路桩。这与上月29日安徽铜陵高速致3人死亡的事故仅隔4天,智能驾驶安全性再遭质疑。 小米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3月交付量达2.9万辆,但事故车辆搭载的Xiaomi Pilot Pro系统存在明显局限。该系统依赖纯视觉感知方案,对静态障碍物识别存在1.2秒延迟。安徽事故中,系统在碰撞前2秒才发出预警,驾驶员仅有0.5秒实际反应时间。 行业专家指出:L2级辅助驾驶要求驾驶员全程监控,但车企宣传易引发误解。小米用户手册明确提示“智能驾驶为辅助功能”,但事故家属透露,遇难者曾多次夸赞智驾“方便安全”。这与车企展示的“双手脱离方向盘”宣传形成反差。 目前,铜陵事故车辆尚未完成技术鉴定。小米专项组已向警方提交行车日志,数据显示碰撞前1秒驾驶员接管车辆,制动踏板开度仅31%。电池专家分析,97km/h撞击导致电芯撕裂是起火主因。 交通运输部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事故中,智能驾驶系统误判占比达37%。消费者期待企业加强技术验证,正如遇难者家属所言:“科技发展不能拿生命试错。”
4月2日,西安市民李女士驾驶小米SU7驶入高速收费站时,车辆突然从40km/h加
小霍讲车记
2025-04-11 11:39:33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