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大的叙事结构比肩《战争与和平》
语芙聊文学
2024-12-02 15:56:41
🍓《斯大林格勒》是作者以斯大林格勒战役为背景的长篇“两部曲”小说的第一部,第2部就是很出名、很受欢迎的、已经有中文译本出版的《生活与命运》。
🍓
格罗斯曼是一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也充分继承了苏联时期作家们的创作风格,具有厚重而宏大的历史叙事,《斯大林格勒》以及第二部《生活与命运》都以斯大林格勒战役为核心,将前线与后方、不同阶层的人物命运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战争背景下整个社会的全貌,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复杂。生活于命于你,倾向于描写人的命运与时代之间的冲突,
🍓
《斯大林格勒》对当时的苏联生活进行了全景式的细致的描述,展现出的是更加丰富和多样的人的故事。这跟他当时是一名战地记者的关系密不可分。他不仅能亲身经历战场上的士兵生活。同时还能够了解到大量的军事信息。这都为作者的写作提供了最为详实的素材。“让本书具有了非凡的活力和某种平等意味的特质”。
🍓
《斯大林格勒》开篇就写到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入侵的苏维埃俄国。因为希特勒早期的成功让他疏忽了,他忽视了攻击对象具有的精神和物质力量。包含着花岗岩一般坚硬的本质。
🍓
和《战争与和平》的开头很像,也从一场聚会开始。斯大林格勒一家人,为他们的老家长,一个叫亚历山德拉·弗拉基米罗夫娜·沙波什尼科夫的老太太庆祝生日,他们全家人几都是高级的知识分子,化学家物理学家的。以这一家人,和围绕在他们身边的相关联的人物,他们的生生世世,浮浮沉沉,通过他们在战争中的不同遭遇和选择,展现了战争对家庭和个人的深刻影响。
🍓
书中还有十分真实宏阔的场面描写。特别是斯大林格勒车站的一场防御战的描写。细致描写了德军的疯狂、强烈地进攻;以及苏军战士,和工人民兵甚至广大的居民的英勇抵抗,战至最后一人,亦无人退缩。那种坚忍不拔,视死如归,很感动人。
这套两部曲的出版过程也是很坎坷的。即使出版后也经历过了多次的修改,删剪。用译者的话说,造成了叙述上很多跳跃和不连贯。但翻译这本书就常看了英语俄语不同的版本。作者凭借记者的身份亲身经历,在小说中对战争场景、人物情感和生活细节等进行了极为真实的描写。作者特别善于构建这种宏大的叙事框架。涵盖着广阔的历史空间和社会生活场景。同时刻画的人物形象,也十分饱满而真实,通过他们的情感,内心活动描写,充分展现了人性中的正负的各个方面。人们把他比作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确实是有其道理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