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联欣赏:“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如何解读,有何妙境? 这副对联的出处有

神力二三 2024-09-15 09:29:12

名联欣赏:“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如何解读,有何妙境? 这副对联的出处有不同说法,一说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书画家傅山先生自题书斋的对联,另一说则是清代名士溥山所题,溥山不仅是画家,也是诗人,他通过这幅对联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这副对联通过六个名词的巧妙组合,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画面,展现了作者的高洁志趣和文化品味。 此联恰似一幅生动的素描风景画。上联“竹雨松风琴韵”描绘了潇潇竹雨和阵阵松风交织的自然之音,如同天籁般的琴韵悠扬。下联“茶烟梧月书声”则展现了月光下梧桐树影婆娑,书声与袅袅升起的茶烟相映成趣的静谧画面。 此联还描绘了生活的雅趣:整副对联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高雅生活情趣。在如此清幽的环境中,调琴煮茗、读书赏月,无疑是无边风光的雅事,让人心旷神怡。 艺术价值:从艺术角度来看,这副对联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活动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副名联“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的妙境还在于: 描绘自然之美:通过竹雨、松风、琴韵等自然元素,展现出一幅清新脱俗的自然画卷。这副画的元素是精心选择的,松风、竹雨、梧月、茶烟,这些都是文人雅士喜好的事物和景致,松竹梧寄寓着雅士高尚的情操,松的挺拔,竹的虚心有节,梧桐引神鸟凤凰来栖,梧桐映月更见疏阔高朗,在这绝俗的景致中,茶烟升腾,更是这妙景的点睛之笔。 此联还营造雅致氛围:松风、竹雨、茶烟、梧月中萦绕的是丝丝琴韵,琅琅书声书声,美妙的景色与氛围中,琴声书声是精神生活的花蕾绽放之声,是高雅品质的馨香,这些共同营造出一种闲适、高雅的生活氛围。 艺术上诗画相融,动静相生。上下联共有“松风、竹雨、茶烟、梧月”四组画面,而“琴韵、书声”则是以声衬静,以动写静,动静相生,既是意境高妙的诗,又是高雅脱俗的画,富有韵律美感。上下联词性相对,平仄相谐,富有韵律美感,读来朗朗上口。 艺术手法还有意象的叠加,每句三个名词,三个意象排列,不用一个动词,让人从不同的画面中产生电影蒙太奇的幻化与叠映联想,韵味无穷。此种手法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有妙篇,如唐·司空曙 喜外弟卢纶见宿中句“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就是,再如元 马致远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也是这种艺术手法的典范。 整副对联没有使用动词,却通过名词的意象,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文人情怀。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文人雅士生活情趣的颂扬。通过对联,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追求高雅生活、享受文化乐趣的人生态度。综上所述,此联以精炼的语言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营造出一种高雅闲适的意境。

0 阅读:2
神力二三

神力二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