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首位才女:林徽因
德云云小茶馆
2024-08-01 09:16:41
1928年,林徽因夫妇回到国内,被东北大学建筑系聘请,在东北大学任职期间,曾参加张学良举办的东北大学校徽图案大奖赛。并以“白山黑水”图案获得头筹,因此拿到了高额奖金。
1931年,林徽因更是被北平中国营造学社所聘请,因讲课风趣幽默很受学生喜欢。
林徽因和梁思成经常探寻古建筑,走遍中国15个省,190多个县城,考察了2738处古建筑。
林徽因是个工作狂,她经常独自一人考察古代建筑,看似柔弱的她爬房檐、爬屋顶绘图记录。
1932年,当时林徽因28岁,在营造学社重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中国营造学社汇刊》,随后又发表了人生首篇古建筑研究论文《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初次发表就引起了轰动。
但是,林徽因的目标是要追上那些研究中国建筑起步比他们早的西方人。而林徽因重要的学术贡献是她为梁思成首本学术专著《清式营造则例》写的“绪论”。
1933年,为了考察云冈石窟,营造学社的一些精英全部出动,林徽因、梁思成和刘敦桢共同完成了《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
1937年,林徽因、梁思成在五台山佛光寺发现了唐代木构建筑,这是他们一生重要的古建筑发现。之前的日本学者说中国没有唐代木构建筑遗留,要是想看唐代木构就 去 日本奈良。他们夫妇想争口气,如今终于成真了。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世界已经变了,艰苦的日子来临了。他们从五台山回来,才知道卢沟桥事变,从此就是漫长的逃难。
1945年,林徽因担任主编,因为正在打仗,她想到战后重建,然后写了一篇论文《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可谓是思想太超前了。
当时的林徽因已经得了重病,因此在李庄的六年多一直在病床上养病,即使重病她也不忘做学术研究。
1950年,林徽因的病已经严重了,但是他们忘不了工作,又设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林徽因的蕞后阶段又做了一项重大工程--人民英雄纪念碑,也是他们夫妇共同完成的。
1955年3月31日,林徽因永远的离开了,虽然她离开了我们,但是直到今天我们还牢记着她为我们祖国所做的伟大贡献。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