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市场定价权争夺,最激烈的中美博弈大戏
刀光剑影
暗流涌动
两边暗戳戳的布局已经越来越多,甚至是到了应接不暇的地步。
我们来看看美国这里,各种唱空,大量外资撤离我们的离岸市场,裁撤区域总部,或者是把在香港的区域总部合并到上海,老外抛售香港的房子和其它资产品。不得不说,已经到了“整齐划一”。
另一边,我们这里也没有少动手,甚至近期加码非常快速:
企鹅宣布大幅回购,考虑到企鹅在港股的地位,这个信号意义很明显了;
香港这里构筑大量人民币金融基础设施和应用场景;
香港楼市撤辣;
香港与内地合作,在港推出10年期中国财政部国债期货合约,以人民币现金结算。
很明显,美国阵营要集体抽离资金,我们这里要不断引导流动性注入。
所以,很多时候,不要去过度在乎说了什么,而是要在乎,实际做了什么。
更何况,我们这里一直主打的是“少说多做”,上述的行动已经昭示了一个重大的历史分水岭:
本土派逐步从全球利益派这里接手离岸资产,进而控制其定价权。
其实,有关这点我们即便是在上海的楼市也可以看得很清楚。疫情爆发后,很多原本不错的房子,都是本土派从全球利益派这里接手过来的。
理解了这个大的逻辑,也就明白,我们现在真正的过渡期内涵,其实是:
入世20年全面做大做强的全球利益派将自己手里的资产甩卖给我们的本土利益派,后者眼下正处于逐步接手这些资产和定价权的“过程中”。一旦这个过程完成,那么,本土利益派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拉升资产价格。
因此,2021年1月份开始的各种抽耳光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不是大家有点感觉了?
这个阶段,耳光抽的越凶,本土利益派获得的筹码越是相对廉价,切换更加丝滑。
—————————
大家不要觉得这如何的“好”或者“不好”。
必须看到,我们这片土地发生的事情,其实在美国也在上演。
川普就是美国本土利益派,拜登就是美国全球利益派。
如果按照我们过去的用语,拜登这一派就是买办(中性词,没有好坏对错),根本不关切美国本土民众的利益的。
大家可能觉得很奇怪,美国不就是制造全球买办的超级大本营吗?
其实,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一定是各国全球利益派最顺风顺水的时期。它们看上去是很尊重主权,甚至对自己所在的国家的主权很在乎。然而,一旦全球经济进入冰封时代,为了自己的利益,任何一国的全球利益派都不会在乎什么主权。
因为,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是“世界公民”。
川普的做大做强,就是对这种“吃里扒外”的家伙一次暴击,这也是为何川普还能够强势回归的原因。
类似的情况,在欧洲我们也可以看到,包括今天的普京也把立场从支持全球利益派的亲西方设定,逐步切换为俄罗斯本土利益派了。
现在美国拉拢盟友,整齐划一的对付我们的离岸市场,那是因为他们无法对我们的在岸市场发动进攻。毕竟,在岸市场有严密的外汇管制,下不了手啊。
不过,村里也不惯着,你们要走,那就走吧。你们留下来的市场管辖权,我们的本土利益派全面接手即可。事实上,这不正是村里特别想要的吗?!
走多少人无所谓,我们这里有的是人。
在资本市场、产业分布、楼市等重要的离岸市场定价权争夺战上,中国反而获得了极为难得一见的重大历史机遇期。
毕竟,放在以前,村里要直接下手干预,甚至要做这类布局,很难的。
现在美国人自己以做空的形态抛弃香港的各种“筹码”,我们这里大功率捡回来即可。
而且,香港已经被认定是人民币离岸市场中心。这个地方的定价权被我们逐步捡回来,将来真的被逼无奈之下要实施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一个全球支点就有了。
以前A森说过,美元之所以是储备货币,首先离不开欧洲的美元离岸市场。日本当年没有成功推进日元国际化,也是因为日元找不到一个离岸的全球支点。
现在日美自己关注短期做空我们,却也将长期的定价权扔给了我们,高下立判。
—————————
其实,本轮我们离岸市场定价权的争夺,对于我们里面的大A也是意义重大的。
大家回忆一下,2023年我们在岸市场的各类资产下跌,首先是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跌了再带动在岸市场的人民币汇率下跌;其次,是通过做空我们离岸市场的中资美元债,进而冲击我们在岸的地产。
要切断这个传导机制,要长效机制避免未来再出现这种情况,那么,掌握离岸市场的定价权,就是关键性的一环了。
现在,最为直观的一点是,日本加息,美国还在存心各种使绊,美联储还佯装鹰派发言。如果这个阶段,人民币汇率依旧是稳稳的,港股还不算崩,海外美元债务我们还能够稳得住,那么,大A这轮的修复高度其实是可以高看一头的。
我们里面的做空机制,近期新帅出了很多文件,做了很多动作,对空头势力的打击已经上升到了制度性和运动式。
因此,短期里面彻底做空大A的力量必然是要收敛很多。
那么,接下去,离岸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就变得很重要。
甚至,如果村里的操作得当,离岸金融市场在日本缓慢加息期间,还逆势稳增长,那攻守易势的态势就直接落实了。
其实,美国自己的情况也不乐观。
鲍威尔近期的发言也已经很清楚了:
加不动了:相信利率可能处于周期性峰值,暗示今年降息三次仍有可能;
量化紧缩也搞不动了:重申美联储将放缓缩表速度,而且表示这将很快发生,不希望储备金短缺的问题重演。
这里面有关量化紧缩是很关键的,那是美联储直接买国债、还是抛售美债的大问题。现在美联储看到市场的闲置资金从2万亿美元的高位跌到不足5000亿美元。预计,二季度的时候,就要完全不够花了。
事实上,这就是为何美联储多次暗示6月份就要降息的根本原因,或者转为量化宽松(买美债)会来的更快。
也恰恰是在这个背景下,村里开始主动在离岸市场发起反击。
对于美国而言,马上大选了,金融市场绝对不能出问题。
对于中国而言,既然美国扛不住了,那我们抢夺离岸市场定价权就可以不断进入总攻阶段。
如果这个时候,在岸市场的大A出现不错的投资收益率,那还可以引导更多资金流入,从而与香港的离岸市场形成一个相互策应的关系。
最近,村里给的利好信号非常明显,让我们对后续大A的走势更加积极。
央妈直接说,还有降准空间,也就是还有增量资金;
市场的IPO又在加速撤单,眼下大约70来家主动撤回申请。这是什么概念?去年一整年也没有这么多!
涨停连板数不断创新高;
做空机制,在制度上做各种封堵。
水越来越多,漏洞越来越少,你说后面是涨还是跌?
还看不懂吗?!
至暗时刻已过,资产价格进入修复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