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关后,把明朝皇帝牌位搬到了这里
春绿说历史
2024-03-04 12:31:02
明永乐皇帝在建造故宫的同时还建造了皇帝的家庙——太庙来供奉明朝皇帝的牌位,但是清朝皇帝入关后便把明朝皇帝的牌位全部从太庙搬了出去,除了明太祖朱元璋的牌位搬到了历代帝王庙里,其他明朝皇帝的牌位估计都被毁了。
到了康熙晚年,康熙皇帝说“朕意以为,凡曾在位,除无道被弑、亡国之主外,应尽入庙崇祀”,所以便给历代帝王庙大大增加了编制,也就是这样,到了乾隆朝,明朝其他皇帝的牌位陆陆续续才得以在历代帝王庙中供奉(万历皇帝、泰昌皇帝和天启皇帝的牌位没有被供奉)。
历代帝王庙始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原为绿琉璃瓦,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大修时,乾隆皇帝将景德崇圣殿(图1)的绿琉璃瓦改为了黄琉璃瓦。
民国时历代帝王庙曾经做过河北省图书馆,建国之后历代帝王庙成为了北京第159中学,一直到2000年才对历代帝王庙腾退修缮,159中学于2003年迁出,历代帝王庙终于对外开放。
第二张照片里山门前的汉白玉石桥在1954年扩宽阜成门内大街时被拆除,其实我觉得拆不拆确实很难取舍,不拆很影响交通,拆了又毁坏文物,可能最好的办法就是拆掉后妥善保存,放在首博里展览更好一些。
图[一R]:景德崇圣殿(正殿,供奉三皇五帝和历代帝王188人的牌位,金丝楠木柱)
图[二R]:庙门
图[三R]:景德门
图[四R]:乾隆皇帝御碑亭
图[五R]:西燎炉(用来焚烧祭祀从祀历代文臣武将的祭品)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