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英回到了南京,趁此机会,她想要去看一看自己父亲的故居,然而,此时的中山陵8号已经换了新主人——许世友。
孙穗英的父亲是孙科,母亲是陈淑英。
陈淑英和孙科既是同学又是亲戚,陈淑英的母亲孙殿是孙中山的堂姐,因此,按照辈分,孙科是陈淑英的表兄,而她早年又深受孙中山思想的影响,因此在18岁这年就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陈淑英和孙科志趣相投,1912年,两人在檀香山结婚。
婚后,两人的长子治平、次子治强相继出世,陈淑英原本也在美国加州大学读书,但是,为了丈夫,她甘愿将全部的时间都放在家庭中。1922年,两人的长女孙穗英出生。
而中山南陵8号是花园式的别墅,还是当年孙科为父亲“结庐而居,服孝守灵”而修建的。
1980年,许世友从广州军区司令员的岗位上退下来,但他无法适应广州的超市气候,也不愿意进京,最后他要求回南京休息写回忆录,中央批复同意。
许世友是真正的做到退到底,他名正言顺地远远避开了中国的政治中心——北京,一头扎进了南京的故居。
住进中山陵8号后,许世友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别墅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造:他将那些花里胡哨的装饰板拆掉,旋即搬走了一些不必要的衣柜,楼上两三间房间,是他的会客厅、办公室、书房和卧室。会客厅还摆着几张老式沙发,墙上则挂着几张他和毛主席、朱德、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几张合影照片,还有两幅地图,一幅中国的,一幅世界的。
卧室里面放着一张办公桌、一个木板床和一个大木橱,橱顶上还放着两只旧皮箱,箱子里面放了几件军装和三双打着补丁的布鞋,而这就是许世友所有的东西,楼下则是工作人员居住的。
许世友戎马一生,但是,即便他身居高位,骨子里仍旧保持着农民的勤劳善良。
30亩园子的布局也是按照许世友的意愿进行改造的。原本靠马路的围墙杂树被锯掉,改砌一排猪圈,在里面放了一些猪,在一块比较大的空地上,又挖了一个鱼塘,在里面养了一些鱼。楼后面的空地全部种上小麦、高粱、玉米和红薯等。中山陵8号也从一个装修精致的小别墅变成一个标准的农家大院。
对此,许世友说道:他从小就在农村长大,喜欢种田......晚年就想过过读书种田的生活,别无所求。”
许世友的主要精力还是用在写回忆录上面,在南京司令员聂凤智的亲自组织下,先后成立了两套班子。第一套班子在1980年成立,地点就设在中山陵8号许世友的住所,执笔 的工作人员有三个,他们的任务就是整理和撰写许世友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这段时间在山东的经历。
第二套班子是1981年成立的,办公地点则在军区华山饭店15号楼内,参加撰写的人有5个,他们的任务是整理撰写许世友1926年参加农民武装暴动,至1937年8月这段期间内红军战斗生活。
这段日子里,除了撰写回忆录,许世友还养了不少的鸽子。原本养了60多只,但是经过繁殖再加上将附近的鸽子都引了过来,一下子就增加到1000多只。
不仅如此,院子里面还有将近20只猫,许世友去郊外打一点麻雀,车子才刚开到院子里面,所有的猫都闻风而动,许世友干脆把手里的麻雀丢出去,猫儿们都一哄而上。
在这段孤独且寂寞的日子里面,这些小动物给许世友带来了不少快乐。
1985年,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英从海外回国,这次来到熟悉的故土,她难免近乡情怯,与此同时,她提出了一个让人不忍拒绝的请求,她想要去中山陵8号去看看,那里留存着孙科的片片回忆。
只是,让大家尴尬的是,中山陵8号已经有了新的主人——许世友,不仅如此,许世友对这里的改造已经结束了,就连他们都忍不住怀疑,纵然孙穗英去了那里,还能从里面拼凑出回忆来吗?
不仅如此,中山陵8号已经变成许世友的家,他会不会同意一个陌生人进门?
这两大难题不解决,恐怕此事难以推进。
最后,许世友的秘书想出一个好办法,将许世友先支开,让他出去打猎,孙穗英大可借着这点时间进去看看。
孙穗英进门后,果真瞠目结舌,她在这里已经找不到半点往昔的回忆,她年幼时这里还是一座装修讲究的豪华别墅,如今,这里却变成了平平无奇的农家院。
一旁的工作人员心里也在犯嘀咕,孙穗英该不会生气了吧?
怎料,看着面前田园般的农家院,孙穗英不但没生气,反而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她看来,这才是中山陵8号应有的模样,生机勃勃,充满希望,倘若她的父亲和爷爷看到,想必也会高兴的。
正如孙穗英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倘若祖父今天还健在,应该会很高兴,因为他的所有愿望都已经实现了,“中国强大是祖父最大的愿望,中国人民有美好生活,也是他最想看到的......”如今孙穗英见到的正是“安居乐业”,因而她没有生气。
一天,许世友忽然感受到一阵腹痛,许世友是从枪林弹雨中出来的,流血的次数更不在少数,因而他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只说痛过之后就不痛了。
可这次确实不一样,许世友的饭量直线下降,工作人员看着他这副模样,难免有一些担心,大家纷纷催促许世友入院检查,却被许世友拒绝了,在他看来,没必要大惊小怪。
工作人员拗不过许世友,却又实在担心他,只能报告给相关领导,领导马上上门劝说许世友。许世友说不过他们,只能点头答应,他终于从家里走出去,前往上海华东医院进行体检,体检结果不容乐观,他竟然患上了肝癌晚期,而且已经没有救治的可能性。
大家心里难过,也不舍得告诉许世友,担心他因此放弃救治的可能性,但是许世友这么多年,早就练了察言观色的本事,大家脸上藏不住事,他自然知道自己情况不太好,为了不让大家担心,他也装作没看出来的样子,该干什么干什么。
许世友的女儿许华山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赶回去看望父亲,才刚进门,他就对着女儿笑一笑,并开门见山道:“孩子,爸爸有情况了,爸爸快死了。”
许华山强忍着悲痛,安慰父亲,他们一定会将他治好的。
许世友摇摇头,他能感受到,这次和以前不一样,他很快就要见马克思了。
许世友不愿意进京治疗,还拒绝住院治疗,他就住在家里,不愿意挪动一步,一直到了晚期,疼痛更加的剧烈,最后忍无可忍,许世友才不得不住进医院。
然而,住院期间,许世友仍旧不改喜欢喝酒的本色,护士曾在病房里面搜出许世友藏起来的酒。
许世友病重期间,最担心的就是无法土葬。1985年2月28日,是许世友的80岁寿辰,江苏省暨南京军区受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委托,在中山陵8号为他举行生日晚会,虽然他那天看起来精神,但脸上还是会露出一丝不安的神情。
不过,许世友去世后,他的心愿得以完成,邓公最后同意了他的请求。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