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老板被错关押212天,申请千万元国家赔偿,最终只赔15万。今天刷视频,
民营企业老板被错关押212天,申请千万元国家赔偿,最终只赔15万。今天刷视频,了解到北京一个叫范海生的民企老板的事。2021年3月的时候,他被沈阳警方抓了,原因是公司竞争对手报案,说他涉嫌假冒专利罪。这一抓就把他关了212天,直到当年10月22日才取保候审放出来。在被关的这212天里,他律师没闲着,一直申请“羁押必要性审查”,意思就是跟警方说“这人没啥大罪过,能不能先放了?”可每次申请都被驳回。这大半年里,他的公司没人管,客户跑了、员工也散了,家里老人孩子天天提心吊胆。咱普通人要是碰上这事儿,房贷咋还?孩子学费咋交?生意全黄了,出来后日子咋过?后来到2022年12月,法院判他“单处罚金35万”,但这钱压根没执行。再后来案子重审,检察院突然说“案情有变化”,把案子撤了。这就意味着,之前抓他、判他,很可能是个错案。被平白无故冤枉大半年,换谁能咽得下这口气?2025年4月,范海生申请国家赔偿,一开口要1029.8万。到7月,沈阳高新区法院判了,只赔15万——其中“人身自由赔偿”约10.08万,“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为啥差这么多?国家赔偿里,“人身自由赔偿”是按天数算的,每天赔“国家职工日工资”,212天凑起来就十来万。但范海生要的“千万”里,还包括公司倒闭、名誉受损这些损失,可法院觉得这些是“间接损失”,国家赔偿只认“直接损失”,所以不认。他不服,打算找沈阳中院再申请赔偿。换你是他,被错关大半年,生意全毁了,就赔15万,能甘心?再说说“竞争对手报案”这事。现在做生意竞争多凶?尤其是中小企业,为了抢客户、抢订单,啥招都敢使。举报对手“违法”,把人送进看守所,对手公司一乱,自己就能占上风——这招太阴,但现实中还真不少见。范海生就是被这么坑的。好在最后案子撤了,证明他清白,可被关的212天、毁掉的生意、熬坏的身体和精神,这些损失怎么算?国家赔偿这事儿,很多人不懂。像“人身自由赔偿”是按天数和日工资算,“精神损害抚慰金”看伤害程度。但企业主因为被错关导致公司倒闭,这种损失法律上很难赔,因为算“间接损失”。这对民企老板公平吗?生意没了,生活全乱了,就因为竞争对手使坏、司法程序走偏,最后赔偿还补不回来。咱再往深了想,要是以后还有人学这招,用举报搞垮对手,那谁还敢安心做生意?民企是经济活力的重要部分,要是老被这种“阴招”折腾,行业还咋发展?而且司法机关办案时,是不是得更谨慎?别让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