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魔鬼深夜秀》
原型是臭名昭著的波希米亚丛林俱乐部,喜欢老电视的复古质感,做得太好以至于身临其境差点想跟着访谈里的观众一起鼓掌。伪纪录片加伪真人秀,镁光灯下的招魂配上七十年代美国邪教肆虐的大环境,编织出了异常真实的与魔鬼交易故事。短小精悍且自圆其说,本来以为是闹鬼片,后来以为是阴谋论邪教片,最后莫名反转变成了精神病幻觉杀人,所以说和恶魔交易永远是吃亏的。
2.《回应我》
小成本恐怖片,加入了情感元素以及对于孤独的探讨,九十分钟的电影片长非常友好,氛围营造也不错,可看性还蛮好的。通灵虽是恐怖片常用素材,但本片绝对简洁有效且老辣,观感很沉浸上头,电影结合了很强的心理恐惧和视觉听觉感官恐惧,头尾胜在凌厉和设定,可看性建立“母爱陷阱”上,小男孩的几处疯狂是亮点,女主角阴郁的情绪蔓延整部电影,实际是亲人离世后的抑郁症表现。
3.《野蛮人》
导演能用二加一的章节体叙事结构,将性别议题、警察焦虑、经济崩坏等元素一勺烩,有实力。前半段用深夜女子夜宿有陌生男子的出租屋制造诡异感,后半段利刃划开类型表皮,当生存本能撞碎男性伪善,镜头摇晃间尽是对恐怖片传统母题的戏谑。地下隧道的戏份编排真的是味道十足,气氛太到位了,这部电影里你找不到欧美恐怖片三大件“血浆、尖叫、面具男”,但这片子依然让人觉得好看。
4.《X》
故事与《德州电锯杀人狂》同属一个时代,其惊悚程度亦同,剪辑很犀利,建议前传《珀尔》和这部连着看,复古风格很不错,虐杀桥段干脆利索,剪辑花了心思,血浆喷出一点点变红的镜头也很巧妙。关于衰老身体,欲望的失衡导致的杀戮,比起那些毫无理由的血腥暴力片,这部营造出来的时代感已经好很多了,印象最深的是对老妇人杀人后在车前独舞的那段戏。
5.《恶性》
未删减版真的太绝了,不再是《潜伏》《招魂》两系列式的温情恐怖片,而是虐杀动作惊悚片,剧本其实比较“快餐式”,但视听调度、血腥程度和情节转折都相当厉害。比较难得是故事基本自圆其说了,喜欢配乐,温子仁还是挺会利用房屋结构的,温式吓人挺强的,各种奇特镜头来一遍,随着悬念的铺垫,中段大概已经猜到了谜底,但揭晓那刻依然挺过瘾。
6.《夜间小屋》
比《致命感应》有意思,设置了很多预期违背,不仅仅是为了吓人,更主要是说陷于悲恸的人。烧脑是难免的了,用了足足八十分钟做细节铺垫,利用迷宫和镜子制造虚晃一枪,建筑空间成为活的利器,精彩,将立意浓缩而不是运用神秘雕塑和献祭装神弄鬼,聪明。前三十分钟的平淡为第一个小高潮积蓄的冲击力不亚于《它在身后》的巨人出现时,最后真相大白居然还有一丝新意。
7.《异国阴宅》
梦境和现实交织的恐怖故事,视觉、叙事、现实意义上都是比较成熟的作品,能把不幸人在真实世界的恐惧转化成没那么不幸的人能看懂的样子,在我看来算是有意义的恐怖。电影融合了难民和恐怖两个元素,又用了很多象征手法,题材很不错,看完后劲十足,有神秘的非洲宗教元素,抛不下过去也找不到未来的非法移民,最终在普世的价值观之爱的力量中找到了归宿。
8.《夺魂连线》
这个疫情期间诞生的桌面鬼片反而有种真实感,新冠期间作死玩笔仙却招来真鬼魂,鬼魂于是玩了一个索命游戏,来无影去无踪的特性和网络一线牵的特点不谋而合。算是意外的惊喜,气氛营造的非常好,没有一个知名演员但代入感强,胜在短小精悍,不到一个小时,各种吓人花样塞的满满的,另外,拍的非常符合当下现状,因此一惊一乍的吓人路数还是非常奏效的。
9.《圣人莫德》
成本很低,故事也很直接,这种自我毁灭的故事有着特别的吸引力,摄影和布景都不错,女主的孤独和受到的创伤都能让人共鸣。诡魅不失庄重的氛围营造,加上精心分割出的柔硬对比与距离感,罗斯格拉斯的未来真的不可预期,剧情在这样近乎完美的画面重压下还能够不乱阵脚清晰表达也是非凡功力。电影最后的一秒是神来之笔,将故事的主题照耀得淋漓尽致。
10.《遗传厄运》
西方国家的宗教自由带来的就是邪教作祟不止,这部电影让我想起《咒》,人心的恶才是最大的恶,开头的微缩模型就让人眼前一亮,利用对相对大小的错觉造成混淆。《遗传厄运》讲述了遗传精神病一家被邪教外婆和她的教友们做局,杀死爸爸和哥哥让邪灵妹妹身死转性被成功召唤为魔的故事,节奏很慢铺垫了很长的故事,不可怕但是非常压抑。
胆小慎入!让人不敢呼吸的10部恐怖片,每部都让人冷汗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