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马景涛在直播间中,当着大批观众的面突然晕倒,镜头前的工作人员惊慌失措,屏幕后的粉丝也在跟着惊呼

6月21日晚上,63岁的“咆哮帝”马景涛在直播间中,当着大批观众的面突然晕倒,后脑重重地砸向地面。镜头前的工作人员惊慌失

6月21日晚上,63岁的“咆哮帝”马景涛在直播间中,当着大批观众的面突然晕倒,后脑重重地砸向地面。

镜头前的工作人员惊慌失措,屏幕后的粉丝也在跟着惊呼。

事件迅速引爆热搜,有人心疼“张无忌”的敬业,有人感慨昔日琼瑶男神竟然沦落到跑商单。

但这背后其实有一个更为残酷的问题:

我们是否正在用“敬业”的名义,透支自己的生命?

小马哥的“鬼门关”时刻

事发那天,“小马哥”马景涛一身张无忌的装扮,在直播间里又唱又跳,完全不像是63岁的老人。

但就在直播间气氛高涨、主持人兴奋解说的时候,小马哥的状态突然就出现了异常。

最开始有观众发现他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但并没有太多人在意。

而后他的表情开始扭曲,甚至一度翻起了白眼。

这时候小马哥已经开始明白自己可能马上就要晕倒,于是把手搭在了主持人的身上,企图能保持站立姿态。

但他竟然连抬手的力气都失去了。

胳膊从搭档的身上滑落,腿也开始失去力气,后退几步后,“嗵”地一声直挺挺地躺倒在地上。

63岁,后脑着地,如果不是小马哥头上的发髻足够厚,可能后果不堪设想。

直到这时,现场工作人员才意识到出了问题,大喊着“关播”,去查看小马哥的状况。

其实在小马哥失去表情管理的时候,就有观众发现了异常,打算通过弹幕进行提醒。

但就算是直播,弹幕也有不小的延迟,发出的时候,小马哥已经躺在地上了。

为什么会晕倒?其实答案非常简单。

首先就是小马哥身上的装扮,为了还原张无忌的造型,一层又一层的衣服早就捂得他透不过气了。

现在又正值夏季,即便是气候宜人的杭州,气温也一直居高不下。

穿着这样的衣服,很难有什么好的身体状况。

而且从6月18号开始,马景涛就一直在杭州参加活动,21号已经是活动的第四天了。

每天他都会在户外进行拍摄,有时候还要站在太阳底下唱歌跳舞。

即便是到了晚上,他也会有吊威亚等高难度表演,对于体力的消耗极大,导致体内血糖浓度过低。

又是热的,又是累的,能撑到第四天才晕倒,已经可以说明小马哥的体质很不错了。

我们为何总在透支生命?

为什么小马哥仅仅是晕倒,就引起了如此大的话题度?

因为这件事戳中了无数打工人的痛处,大家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敢停”的时代。

老板说“年轻人要奋斗”,家人说“要学会吃苦”,还有人在鼓吹“996是福报”,甚至累到昏厥成为了“敬业”的代表。

在这种环境下,休息仿佛成了一种罪过,放松身心反而成了“浪费时间”。

可问题是,当“敬业”变成“过劳”,我们究竟在拼什么?

看看这些年因为过劳而猝死的案例吧:

2017年,22岁女大学生寒假兼职,连续工作15小时后吐血身亡;

2022年,不到一个月内,三名年轻人因过劳猝死登上热搜,其中一名还是字节跳动这种大厂的员工。

甚至就在前不久,深圳一位保洁员在上班时突然倒地不起,黯然离世。

我们总是在说“身体是生活的本钱”,可真正珍惜身体的人,却少之又少。

为什么我们停不下来?经济压力自然是最直接的原因。

房贷、车贷、孩子的学费、父母的医疗费……每一项都在逼着人只能往前。

一旦停下来,自己轻松了,那家人怎么办?孩子谁来管?难道一家人露宿街头吗?

另一方面,是整个社会的氛围已经如此,大家都已经被裹挟。

“别人都在努力,我凭什么休息?”

于是熬夜加班成了常态,咖啡也从普通的饮品变成了续命的工具。

甚至某天实在受不了了,放下一切工作只是躺在床上刷手机,也会被心中的“负罪感”反复折磨。

直到体检报告上的异常项越来越多,直到身体最终彻底崩溃。

马景涛的晕倒,某种程度上也是这种“过劳”的缩影。

63岁,本该是安享晚年的年纪,可他却在高温下穿着厚厚的演出服卖力表演。

看着屏幕前的他,难免会想到屏幕后的自己。

明明可以按时吃饭,却为赶工饿到低血糖;明明可以早点睡觉,可因为加班回家太晚,导致舍不得晚上属于自己的时间;明明身体已经发出警告,却总是感觉“还能撑一撑”。

或许,适时地停下脚步,才是对自己的负责,即便是皮筋,拉太紧也是会断的。

请好好地爱自己

善待自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太简单。

但我们可以先从对“过度消耗”说不开始。

无论是明星还是普通人,都应该有权拒绝超出身体负荷的工作安排。

能够直接拒绝不合理的加班自然是最好,但如果无法拒绝,那也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工作内容进行劳逸结合。

比如说累了就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儿,而不是靠喝咖啡强撑。

又比如说实在受不了工作压力的时候,就去请假放松一阵。

命只有一条,哪天真的累垮了,把拼命挣来的钱都投进医院,实在不划算。

其实让企业重视员工健康才是最根本的方式。

但企业真的能以人为本而不是“以钱为本”的话,那就成慈善机构了。

所以我们还是要从自己入手,学会改变自己的心态。

就像是复旦大学的于娟老师临终前说的,真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才会发现自己所追求的一切物质生活,不过都是虚妄。

马景涛的身体如今已经没有大碍了。

可我们谁又能确保自己不会是下一个因为过劳而晕倒的人?

谁又能保证自己晕倒的时候,能够被人及时发现?

如果奋斗的结果是一身的伤病,那所谓的“成功”又有什么意义?

赚钱的确重要,但总有一些东西,要比赚钱更值得我们去追求才对。

结语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或许无法改变大环境。

但至少,可以从今天开始,对自己好一点。

按时吃饭,早点睡觉,累了就休息。

毕竟,健康才是我们唯一真正拥有的财富。

部分参考资料:

演员马景涛晕倒已无大碍 直播演出突发状况——中新网

马景涛直播突然晕倒!原来是因这种病......太常见!很多人都轻视了——上观新闻

深圳一59岁保洁员上班时猝死,家属称“认定工伤受阻”——封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