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9月5日,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令,将美国沿用76年的“国防部”改回了为1947年前的旧称“战争部”,此举犹如一颗舆论炸弹,瞬间引发全球关注。
美国国防部的前身是“战争部”,在1789年成立,主要负责国家军事方面的事务,二战结束后冷战到来,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将各军种整合成为统一的军事机构,1949年正式改名为国防部,这一变化不单单是名称的调整,更是意味着美国军事战略重点从以战争为主转变为以国防和安全为主
小编也注意到五角大楼连官网域名都已经从defense.gov变为war.gov。国防部部长办公室的铭牌也更换成了战争部部长。
战争部部长赫格塞斯表示:“二战后,我们把‘战争部’改名为‘国防部’,从那以后,我们就没打赢过一场重大战役。”
“我这么说不是要贬低我们的作战人员……而是想指出,这次改名不只是换个名字那么简单,更关乎恢复(应有的定位),言辞是有分量的。”
《纽约时报》当天也登了一篇分析文章,觉得特朗普这次行动不只是单纯怀念过去,而是发出一个明确信号:从“和平、民主”的传统样子,转而去全面加强“硬核实力”,用来应对各国挑战。
而各国网友看到这个消息后,在国外的社交平台上到底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小编带大家来看下。
来自南非的网友Trevor Kriega忍不住吐槽:“从南非这边看,美国这事儿肯定是愚人节玩笑吧?搞个 “战争部”…… 简直是个笑话,而且是个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的笑话。”
国外网友Secreto感叹道:“看看这些人,就因为宣布成立一个战争部而鼓掌。他们难道没吸取教训吗?战争只会带来彻底的毁灭啊!”
网友Hydra_Eth表示:“特朗普是 ‘和平总统’?这话别提了,对吧?把国防部改成战争部,这哪点像彰显和平啊,真是让人摇头。
二战后的美国总统把它改成国防部,是因为当时美国在调整政策,转向为预防战争、优先考虑和平。在那之前,美国其实更爱惹事,甚至比现在还厉害。
就像我刚才说的,以前那种爱挑事的情况更严重。可特朗普呢?一边想把自己塑造成 “和平总统”,转头却把国防部改成了战争部。这部门从40年代起就叫国防部了,根本没理由浪费好几十亿美元,又是做新牌子又是改各种文件的,纯属折腾。”
网友Son of the soil思考后说道:“嗯,仔细想想,战争部确实更像美国。美国并非在保卫自己免受任何人的侵害……因为它总是处于进攻状态。”
网友johnm1950调侃道:“既然都说到这份上了,干脆把 “部长” 这头衔也去掉,换成 “军团士兵” 或者 “斯巴达战士” 得了。要是觉得非得改个名字才能显得自己更厉害,那这男性不安全感也太严重了吧。”
还有网友obsiedwin分析着说:“这就是典型的双关语,用文字游戏替代事实来定义现实。就像奥威尔笔下的那些部委一样,如今也一样,国防部反倒被讽刺地称为“战争部”。虽然法律上这个名称没改,但大家对它的看法已经悄悄变了。接下来搞不好就是弄什么“和平部”了,而其核心意图照样是这种混淆是非的双关语。”
网友Sudhakar Raju也是愤怒地表示:“他居然还想拿诺贝尔和平奖!简直荒谬至极!”
网友Abubakar M Kareto讽刺的口吻说道:“特朗普在观看中国阅兵式之后,把国防部改成了战争部。"
从这些网友的讨论中也能看出,大部分外国网友其实对于这个事情都表示不理解。
在历史上,军事指挥机构和名称的变动,常常随着国家战略的转变以及有军事扩张的打算而出现。像日本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期间完善了它的“大本营”体系,德国在1938年设立“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当作它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这些机构名称以及架构的调整,不单单是军事改革的表象,还有其国家机器全面朝着侵略性战略转变的一部分。
当然,历史类比需格外谨慎。美国这次改名为“战争部”与德日还是有着本质区别,可能只是预示着军事理念与战略姿态的调整。
但无论面对美国怎样的战略骚动,我们都无所畏惧。中国始终坚持用实力说话,不会被美国的战略骚动吓到,也懒得去理会美国的小动作。正如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曾说:“美国号称自己是全世界‘自由的灯塔,但这灯塔似乎不怎么亮了。”
当美国还在纠结名称的时候,中国可是正在用稳健的步伐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那大家都是如何看待这些外国网友的评论呢?欢迎留言讨论
#外国人问答#Quora
声明:文章的内容素材均源自真实资料的原创。本文内的图片是对真实评论二次创作的成果,图片里漫画人物素材结合AI辅助。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望读者知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