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小米17对标iPhone 17后,高端果然成了,但标准版出现了失误!

最新的一份数据显示,小米手机的国内市场份额在2025年第39周实现了大幅增长。根据第三方的渠道激活数据显示,9月22日-

最新的一份数据显示,小米手机的国内市场份额在2025年第39周实现了大幅增长。

根据第三方的渠道激活数据显示,9月22日-28日期间,小米手机的市场份额飙升至22.08%,超越苹果的20.22%,成为当周中国市场销量冠军。

这一成绩的取得,与小米17系列的强势首销密不可分。

数据显示,小米17系列在正式开售的短短5天内,销量就达到了100万台,这一数字不仅反映了市场对小米新机的热烈反响,也证明小米在高端市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市场格局在这一周发生了剧烈变化,与第38周相比,小米市场份额暴涨约9.3个百分点,而苹果则下降了约6.2个百分点。

这种短时间内位次互换,在中国手机市场并不常见。

更值得注意的是,小米17系列在第39周仅正式销售了两天,就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带动品牌整体登顶,其市场爆发力确实惊人。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小米17系列来势汹汹,但苹果依然展现出强大的市场韧性。

iPhone 17系列开卖两周后,累计销量已接近250万台,相比iPhone 16系列同期销量提升了20%。

其中,iPhone 17 Pro Max成为最大赢家,在17系列销量中占比高达40%,相当于约100万台的激活销量。

在第39周的单品销量TOP 30榜单中,苹果和小米瓜分了前五名。

iPhone 17 Pro Max位居榜首,iPhone 17 Pro紧随其后,小米17 Pro Max和17 Pro分别位列第三、四名,iPhone 17标准版排在第五。

这一排名揭示了一个关键现象,苹果的Pro系列依然坚不可摧。

从销量结构来看,iPhone 17 Pro Max占总销量的40%,iPhone 17 Pro占35%,而iPhone 17标准版只占25%。

这意味着,价格更高的Pro系列反而贡献了苹果绝大部分的销量。

相比之下,小米17标准版的表现则略显疲软。

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指出,小米17标准版的需求远低于预期,原本预计占整体系列销量的50%至55%,但实际开卖后仅占15%至20%。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小米17 Pro系列的表现优于预期,对小米17标准版形成了挤压。

某种意义上,更是小米17标准版的价格定位出现了失误。

小米17标准版起售价为4499元,而小米17 Pro起售价为4999元,两者仅500元的价差,让许多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更高端的Pro版本。

同时,小米17标准版与iPhone 17标准版也更为接近,导致两者直接竞争。

结果显而易见,在单品销量榜上,小米17标准版仅排在第十名,远低于同系列的Pro版本。

为应对这一局面,小米已为标准版追加16GB+1TB规格,并从10月5日起交付,希望能提升标准版的吸引力。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iPhone 17系列还是小米17系列,两款产品的实际销量,都呈现出了明显的分层现象。

在高端市场,iPhone 17 Pro系列凭借其品牌力和产品体验,依然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特别是在6000元以上的价格区间,消费者仍然倾向于选择苹果的Pro机型。

而小米17 Pro和Pro Max则成功吸引了那些追求“同价更值” 的消费者,以充足的供货和较强的配置赢得了一席之地,对于标准版机型,竞争则更为激烈。

这一次,小米17系列的产品结构出现了历史性改善,Pro Max卖得最好,Pro次之,两者都“轻松跨过6000元人民币门槛”,这表明小米在高端市场已取得一定突破。

从市场趋势看,消费者要么选择最高端的iPhone Pro系列,要么在相同价位选择配置更高的小米Pro系列,而标准版机型则陷入了尴尬境地。

可以说,小米17对标iPhone 17后,小米的高端之路再次巩固了,但小米17标准版的定位却出现了失误!

接下来随着竞争进入第四季度,双十一购物节将成为关键分水岭。

如果苹果能在10-11月明显提速补货,周度曲线还有机会拉回去;而小米要延续势头,则需要维持促销强度而不伤害供给能力。

对于小米而言,挑战在于如何提升小米17标准版的需求。

如果想要提高小米17标准版的需求,接下来小米可能需要通过降价促销或捆绑赠品的方式进行销售,毕竟小米17和小米17 Pro只有500元的差价。

想要买小米17系列的消费者,大概率都会把这500元差价加上来吧!那么你会怎么选择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评论列表

“Too Bad”
“Too Bad” 1
2025-10-09 22:06
对标什么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