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中国人再花30年,也造不出日本30年前的机床?

别急,标题只是引用了某些网友的话,至于说的有没有道理?——根据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的数据,中国以29%的产值占比位居首位,

别急,标题只是引用了某些网友的话,至于说的有没有道理?

——根据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的数据,中国以29%的产值占比位居首位,德国、日本、意大利和美国分别占15%、14%、8%和7%。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床制造基地。

从消费端看,中国机床消费占全球的32%,显示出国内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和对机械加工的旺盛需求,中国也由此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床销售市场。

然而,尽管中国在机床的产量与消费量上双双领先,但目前依旧有部分高端机床进口依赖严重,整个行业呈现出“大”但还不够“强”的格局。

虽然已经谈不上“大而不强”了,但真正实现从“机床大国”到“机床强国”的跃升,摘取工业“高精尖”领域的明珠,才是中国制造业的为之奋斗目标。

毕竟,机床产业是国家制造实力的重要象征。

毕竟,世界上有且只有中国和外国两个国家。

当前普遍认为,中国高端机床发展滞后的根源在于基础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共性技术攻关缺乏协同。

但更深一层看,大众对“什么是一台好机床”甚至缺乏统一的认识。

如果连精度保持性、一致性和可靠性等基本品质要求都尚未形成共识,又该如何走向高端?

方向若偏,再大的投入也可能徒劳无功。

|何为好机床?

在中国机床的评定标准中,常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来衡量机床质量。

然而,与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研发人员交流时,他们往往对这一概念感到陌生甚至困惑。

MTBF其实源自日本,是从“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中衍生出来的指标,后来成为国际标准之一。

中国在2000年前后将其纳入机床考核体系。

日本机床工业注重实验与理论结合,紧密联动用户需求,依靠一线反馈持续迭代,建立了一套成熟的质量管理体系。

德国则走的是另一条路径,产业界与学术界深度融合。

大学教授大多具备企业实践经验,对机床的实际应用非常熟悉。

如亚琛工业大学和斯图加特大学,被称为德国机床工业的摇篮,更像是产学研联动的实验中心。

德国从基础理论出发,紧密结合应用场景,设计出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机床。

可见,不同的发展路径塑造出不同的产业体系。

理解一国机床的短板,需回溯其历史轨迹。

|历史的教训

中国大陆的机床水平目前明显落后于日本和德国,也不及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计算机数控(CNC)技术逐渐普及,日本机床业借势崛起。

尽管CNC技术最早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台数控机床也诞生于美国Bendix公司,包括T&K公司的首台数控铣床,Fellows的首台数控插齿机等等。

但美国机床企业仍沉浸于传统机械控制的辉煌中,未能及时拥抱变革,过分追求“实验室级”的高尖精,脚不落地,用空中楼阁最为合适,最后也被日本机床占领高地。

当时日本制造正全面复兴,政府大力推动机床产业标准化与数控化。

1970年,日本就提出五年内将数控机床比例提升至一半的目标,用户采购数控设备可获补贴。政府重点扶持富士通自动化的数控系统,推动本土企业统一采用,迅速掀起数控热潮。

加之日本汽车工业高速发展,本土机床企业得到充分锻炼,最终在国际市场上击败了各自为政、系统封闭的美国厂商。

1980年代初,美国机床产量仍占全球20%以上,前十强均为美企。

但十年后,其份额暴跌至7%,开始大量进口日德机床。

错过数控革命、忽视用户需求,是美国机床衰落的主因。

而在中国,机床行业长期停滞于机械控制时代,对动态特性认知不足。

研发人员往往先设计机械结构,再配数控系统,严重割裂了机械与电控的整体性。

可以说,我们的脚已迈入数控时代,但思维仍停留在传统机床。

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仍缺乏系统性的数控机床教材,大学教育内容还停留在苏联机械传动时代。

一整代工程师在这种理念下成长起来。

而当德日已开始制定动态特性的国际标准时,国内却鲜有机构能开展相关研究。

中国机床的设计理念,迟迟未能真正进入现代阵地。

|中日差距何在?

日本机床长期稳居全球前三。

他们早期引进欧美技术,但最终发展出完全自主的技术体系。

早在二三十年前,日本和德国就已大规模应用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

中国现在能造五轴机床吗?

能。

但好不好用?

答案往往是:好用,但还不够好用。

日本人有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工匠精神,甘愿为技术精益求精付出极大努力;德国人则以踏实、严谨著称,愿意下“笨功夫”做持久攻坚,正像他们在足球场上靠意志和纪律赢得世界尊重;韩国人……

当然先不聊韩国,韩国机床本身就是中低端的主力军,现在也是被国产卷的没声音了。

对了,很多人问过我,斗山……迪恩,收购德国恒伦怎么看。

用眼睛看,参考美国人收购的米克朗就行了,你就当机床企业是树。

挪了,基本就没了。

话归正题,当然,上面那段话,其实是读多意林的人,说的是胡话。

但胡话,指的只是特定的日、德前缀。

抛开前缀不谈,其实也是有道理的。

尤其是制造业,真正赢得尊敬的,永远是从基础做起、扎实耕耘的精神。

如果没有这种敬畏和坚持,只热衷于内卷和低水平竞争,终将在国际舞台上失去话语权。

而:

“在高端机床领域,我们与德国、日本的差距约有15至20年。”

“国产设备在稳定性、可靠性、加工效率等方面明显落后。”

“国外机床可24小时连续运转,国产设备却难以做到;国外1秒加工一个零件,我们可能需要1.5秒。”

这些实际也是客观存在的。

目前,尽管国内企业已开始尝试高端机床的集成与制造,但数控系统等核心技术仍被德国、日本企业掌握。

不过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

例如震环机床,作为中小型立加连续三年出口量世界第一的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电主轴和CNC数控系统,技术实力突出,就连苹果等知名手机厂商也采用其设备。

如今,震环机床已拥有全链条能力,覆盖数控车床、五轴联动加工中心、超高速钻攻中心、高精度模具机、B轴铣头大型龙门铣床等等。

目前,震环机床还在钻研荷兰汉布雷格独有的以车代磨,争取实现国产替代。

再如济南二机床,作为曾经的“十八罗汉”之一。

在行业变革中锐意创新,不断突破,实现国产替代出口,已连续7年订单量位居世界第一,跻身全球三大冲压装备制造商。

值得一提的是,它至今仍是一家国有独资企业。

要知道,在金融、互联网等行业备受追捧的今天,制造业已是冷门,机床更是冷门中的冷门。

但依然有众多从业者坚守于此,默默为中国机床事业贡献力量。

他们或许还未达到世界顶尖,但这份坚持与勇毅,不值得我们的尊重和掌声吗?

但相信:“通往光明的道路从来都不是笔直的。”

尽管技术仍存差距,但我们始终在崎岖之中前行,朝着高端制造的方向不断迈进。

评论列表

游客 100xxx86
游客 100xxx86 10
2025-10-17 22:01
客观的讲,现在的大国理论上什么都能制造,但高精尖却很少,一枚针,对,就是工业用的缝纫机针,很大份额用的日本进口,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不就针吗?铁杵磨成针,这不是几千年前就有了,但高端的就是造不出,中间涉及到材料学和涂层技术,国产当然有,但就是容易断线,大型制衣企业愿意高价去采购进口针,他们肯定不傻,有不相信且有兴趣朋友,可以自行去查阅相关资料
漂泊
漂泊 5
2025-10-09 03:00
中国企业只是做大做强!追求以量取胜!2008年我们公司从欧洲进口的设备是人家淘汰不用的!但到国内还是遥遥领先的!国外是质量为主!检修注重细节!而国内是产量为主!设备有问题了人干!盲目追求产量忽视质量!我所在的公司在国内是制造业14强,世界五百强!
用户14xxx27
用户14xxx27 3
2025-10-03 04:11
在顶尖的机床生产上 都不是几天就能造出来的 甚至需要几年才能造一台 最高端的甚至需要几十年才能造出来 向机床母机那种真正的顶点级的我们只能在军工厂能看到纯中国造的 因为制造真的很难 真正的千里挑一使用率甚至更高的都有 我们军工有顶尖的机床 但是大多都是研究院造的 并不比国外的顶尖机床差 民用的版本出不来不是造不了而是国内不认可我们自己的东西 国外的机床发来中国前也有很多件是国产的 不要觉得国外的就好 其实我们差的只是使用经验 用惯了国外货 都觉得好
寻找心星
寻找心星 2
2025-09-07 10:04
一派胡言胡说八道
Johnny
Johnny 2
2025-09-11 00:28
呃,也不一定
用户50xxx31
用户50xxx31 1
2025-09-12 00:28
你可以说瑞士可以说德国,你说日本这种低端货算什么意思?
用户14xxx27
用户14xxx27 1
2025-10-03 04:01
顶级的军工产品我们在技术上并不比别的国家差 机床也一样很厉害 只是还不够军工的使用量所以就没有民用版了 其他国家的机床是不能生产军工件的 因为你把图纸输入进机器 直接就锁死了 这是国外对我们的封锁 我们自研的顶级机床军工都不够用 民用版的就别想了 只能买过外的
用户14xxx27
用户14xxx27 1
2025-10-03 04:14
机床在我国是先军工 后民用 军工级的好东西是不会拿出来民用的 因为军工企业都不够分的
用户14xxx57
用户14xxx57 1
2025-10-06 17:11
中国已经超越!白痂

漂泊 回复 用户14xxx57 10-11 04:17
小样[笑着哭]

用户14xxx57 回复 10-10 06:37
你才是啥也不懂

用户90xxx15
用户90xxx15
2025-09-27 08:46
人家提的理论是以磨代车,到你这就成了以车代磨,千分之几的精度怎么车?

用户14xxx27 回复 10-03 04:17
现在顶级的机床都能做到万分之一毫米级了 千分之一现在民用的机床都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