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新闻,说“暑假才过一半,孩子就偷偷给游戏充了几千块钱。”听到这个新闻家长气的说要把孩子送去电击特训营。真的有这个必要吗?其实每到暑假,青少年的网络成瘾问题就特别的突出。这时候,所谓的反游戏产业链就开始盯上了家长们的焦虑。他们号称可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其实他们的那些手段不但未必有效,而且还可能伤害孩子。家长们一定要小心,别被他们收割了智商税。
这个所谓的反游戏产业链的套路特别多,比如说有一些大V,他们就是在短视频里面疯狂的渲染这种游戏的危害,然后把家长的这种焦虑推到一个顶点,最后他就会推荐他的课程,这个课程可能是几千块钱到几万块钱不等,甚至有一些所谓的精英班,一期就将近40万,这个价格真的是吓人。还有一些先给你上几节免费的课,后面就开始给你推销他们的高价课。还有一些就是办这种线下的封闭营,收个一两万很正常。他还会在短视频里面植入一些广告,卖一些东西。相关统计显示,这个产业在2025年的时候就已经有超过700亿的规模了。
这些反游戏的机构,首先会用一些极端的言论去恐吓家长,然后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救世主。但其实,很多这种所谓的专家、老师,他们是没有任何资质的。包括他们的这个训练营,也是根本就没有办学许可的。所以家长们真的要小心再小心。而且他们有一些承诺说什么几天给你改变孩子,那都是虚假宣传。然后还有一些就是缴费之后不给你开发票,或者是说家长想要退费的时候,各种理由不给你退。还有一些就是让孩子去做一些这种所谓的心理突破,其实就是体罚,对限制孩子的人身自由,甚至有一些出现过致残致死的这种情况。
这些所谓的反游戏的产业最可怕的是他们让家长把自己本来应该承担的一些教育、陪伴的这些责任推卸掉了。最后就是既损失了钱财,又让孩子在身心上面都受到了非常大的伤害。甚至有的时候这种伤害是一辈子都没有办法弥补的,真的是一个隐形的陷阱。而且他们就是用这种恐吓和这种虚假的承诺,把这个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把家长的焦虑越烧越旺。整个行业都是游走在法律的边缘。所以这个是需要平台和监管部门和家长一起去擦亮眼睛,不要让这些人再去祸害更多的家庭了。
孩子之所以会沉迷于游戏,是因为他在现实生活当中没有办法获得足够的认可和归属感。比如说他在家里经常被忽视,或者是说他在学校里面成绩不好被批评,然后也没有什么朋友,他就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就会觉得现实很无力。就是现实中他没有办法去主导一些事情,然后他也没有办法去管理自己的情绪。
这个时候网络就变成了他的一个避风港。再加上青少年的大脑,它本身就是更容易被这种快速的奖励所吸引。再加上算法的推送,所以他就很难自控。再加上如果他的家庭关系又很紧张,那他就更容易沉迷于网络来逃避。
想要真正的去帮助孩子摆脱对网络的依赖,最关键的是要让孩子在现实生活当中获得成就感和被认可的感觉,然后让他们有机会去主导一些事情,去管理自己的生活。那这个时候家长的陪伴和积极的沟通是特别重要的,就是要让家庭变成一个温暖的港湾。这个时候孩子才会慢慢的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有些家长就觉得说我孩子为什么就控制不住自己玩游戏?他们总觉得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其实这个背后的原因并不是说孩子他不想控制,而是他的这个大脑的前额叶还没有发育完全。他在面对诱惑的时候就更容易冲动。然后再加上现实生活当中他又缺少成就感,缺少归属感,所以他就更难靠自己的意志力去摆脱这个网络。所以这个不是说靠孩子一个人努力就可以解决的事情。
而很多家长又都喜欢用这种强硬的手段,比如说断网,或者是说没收手机。但这个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叛逆和反感。最后就是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亲子关系变得很紧张。
真的是你越不让他玩,他越想玩。网络其实已经是青少年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了。与其去彻底的禁止它,不如去理解他的需求,然后去尊重他的一些想法。通过这种沟通和规则的制定,把这个网络变成一个可以拉近你们亲子关系的一个桥梁。这样的话他才会慢慢的学会自我管理。
帮助孩子去合理的使用网络,其实最核心的就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去制定一个上网的规则。大家一起规定每天你可以用多长时间的网络,然后什么时间段是可以用的,什么时间段是不可以用的。或者说什么样的内容是可以浏览的,什么样的内容是不可以浏览的,全部都一起写下来。也可以利用一些路由器,或者一些应用种家长控制功能帮你来执行。这样的话孩子会比较愿意配合。因为是他参与制定的规则,他会比较愿意去遵守。这个时候家长也要多花一些时间跟孩子一起去探索他的兴趣爱好。家里的大人也要做好榜样,可以跟社区和学校一起联动,遇到问题及时的沟通,必要的时候寻求一些专业的帮助,多管齐下,让孩子健康成长。
这种科学的疏导会让孩子慢慢的把自律变成习惯。然后让他也有能力分辨信息的好坏,也能够更主动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家长也会变得更懂网络,也会跟孩子的关系变得更亲近,整个家庭的氛围也会变得更好。这个也正好符合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里面所提倡的,让青少年可以健康成长的这样的一个理念。归根结底,家长们只有多去理解孩子,多陪伴孩子,才能够真正的帮助他们走出网络的世界,回到现实生活当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