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民的特性,一百多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其实用不着那么麻烦,四个字就够了:好评返现。
利益考量总是置于价值判断之上,超越逻辑、常识,甚至黑白。
有个网店店主吐槽:刚得了个差评,原因居然是买家嫌我们没有“好评返现”。
黑色幽默。
在商家成本极度细化的当下,他们付出的每一分钱都要计入成本的。
羊毛不可能出在狗身上。
所谓“好评返现”,其实是买家用自己的钱收买自己。
这还不算,这些人在下次购物时,还是会习惯性地打开商品评论区。
这些被“好评返现”掺了水的评价体系,又会成为他们重要的购买参照。
多么神奇的逻辑!
在一个缺少良心自责、社会批判和灵魂拷问的时代,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
我们已经习惯了将“好评”卖给出价高的一方。
1918年曹锟竞选副总统,王揖唐多方奔走,为他张罗,最后确定,每个议员的“好评返现”是2000元。
这时恰好有家报纸说曹锟包养名伶刘喜奎,花了10万元,这让议员们相当不满,一个戏子,竟然抵得上50个“好评”的价格。
于是议员们收了“返现”,没给“好评”。
曹锟竞选副总统失败。
老曹也一肚子委屈,徐世昌竞选总统,“返现”是国家出钱;到他这里,却要从自己军费里开支(徐世昌没兵自然没有军费)。
当副总统是为了我一个人么,还不是为了国家。
其实大家都是为了国家,那些出卖“好评”的人也是这么想的。
2017年前后,”P2P”尚在鼎胜时期,算上平台的红包、放的“羊毛”,综合收益在十几个点的,都算得上“稳健的大平台”了。
一般人都看不上。
二十几个点的一抓一大把,高的能到三四十。
平台说投资收益足以支撑这部分支出。
稍具经济常识的人都清楚,当初任何一个行业,都用不起这么贵的钱。
除非是高利贷
但高利贷的规模显然与这么大的盘子相去甚远。
结果只能是资金池,庞氏骗局。
但是“返现”太诱人了。
这么高的返现,简直配得上世界上最优质的“好评”。
买家们(一般认为自己是投资人)对平台那是真爱,万般呵护。
当时只要有人对平台提出哪怕是多么合乎情理的质疑,马上会有人站出来,以十分认真的语气说(打字):“不要黑平台,让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
令人大惑不解。
在他们眼里这么拉风的平台,几句话就能“说”垮了?
这又是一个常识问题。
后来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一地鸡毛。
为了一点眼前小利,我们向自己的良心说谎,我们出卖自己,最后被反噬,除了“返现”被收回,还失去更多,有时还得挨大嘴巴。
这样的事,历史上发生的还少么?
历史会不停的回来敲门。
但它不会穿同一件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