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横渠四句和造神运动

近期,董宇辉在直播间提起横渠四句,引来了诸多网友的批判。批判大致可分两类:一类呢,是认为董一个以喊“1、2、3,上链接”

近期,董宇辉在直播间提起横渠四句,引来了诸多网友的批判。批判大致可分两类:一类呢,是认为董一个以喊“1、2、3,上链接”为主业的人,不配解读“横渠四句”;一类呢,是认为“横渠四句”就是假大空,就是宏大叙事。

首先,说一下配不配的问题。人人生而平等,虽然因为“爹”不同,而所谓的“平等”也各不相同,但解读名人名言的权力,人人都有。董宇辉,作为互联网上的头部主播,社会大众仰望的新锐青年,更有。再说说,是不是假大空的问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到底是不是假大空,要看谁来说,更要看说的意图是什么。

“横渠四句”,是横渠先生张载的名言,也是其哲学思想的最高概括。张载,北宋人,虽做过官,但最典型的身份,还是学者:从祀孔庙,被尊为“张子”。孔子、孟子、老子……看看这些尊称带“子”的人,我们就应当知道“张子”在学术界的地位。他也中做进士,当过官,在任上一直推行德政。后来,因不赞同新法,不容于王安石,就辞官回乡,著作讲学,并将自己的构想付诸社会实践。他主张恢复古制,推行井田,认为这样可以均贫富。为了实践这个想法,他曾与学生买地一块,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他的主张,后来看是幼稚的,但他为百姓谋福利的想法,还是可贵的。

张载,一生清贫,不慕名利,专注于学问,专注于济世安民。可以说,他的一生就是践行“横渠四句”的一生。如果说,“横渠四句”是空话,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空话。其实,这写都是情怀,文人的情怀。正是因为有这种情怀,才有造极中华的赵宋文明。而也正因如此,冯友兰先生才在《新原人》中引述这四句话,希望在抗战爆发、救亡图存的大背景下,留住中华的文脉与民族精神。

对“横渠四句”,持假大空观点的人,还有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撑,就是胡适先生也这样认为。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刻,胡适先生任中国驻美大使,曾为争取国际援助奔走呼号,也为中国国力之羸弱,深感痛心。他以为,要快速提升中国的国力,谈大道理,不如做小事情来的实际。

我以为,要谈情怀,但也要做事情,比如张载、比如冯友兰。一个好的理论,要允许别人持不同意见。对“横渠四句”,认同也罢,反感也罢,只要说得出道理,就无可厚非。但如果提起横渠四句,只是为了显摆有文化,就另当别论了。为啥董宇辉,讲个“横渠四句”,就这么招致那么多不同声音呢?我想问题可能就出在显摆上。不过,生存不易,挣钱不易,人们似乎也不该太较真。

董宇辉,是头部主播,但不管是不是头部,只要是主播,就以带货为主业,以销售额为终极目标。他跟其他头部主播的区别,就是以有文化著称。不管你喜不喜欢董,你都不得不承认,书,他是真看了不少,但仅限于“看”了,并不太深入。不过,作为以带货为主业的主播,他已经很不错了。毕竟,人家不是专业学者,只是在卖货之余,做点类似科普的“文普”(文化普及)工作。

但是,资本的青睐和某些权威的推动,给董打上了大大的“文化”标签。人设都立了,就要按照人设走呀。于是,在与辉同行的直播间,在砍价戏码之外,最主要的戏码就是背诵名言警句和大讲人生道理。没办法,就有些人非要在买东西的过程中,学点文化。

“人怕出名,猪怕壮”,董宇辉的成名,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喜欢的,就不用说了,就是“丈母娘”人群。不喜欢的,大概可分为几类人,一呢,羡慕嫉妒恨者;二呢,喜欢为社会事件发声的人;三呢,有点积累的专业人士。不喜欢的理由也有几个典型:长得不好;作为青年表率,却不为正义发声;假大空,宏大叙事;没文化啥的。

再伟大、再完美的人,都允许有人不喜欢。所以,不喜欢董宇辉没啥,可以不看;发表点不同意见,只要能说出道理,不侮辱人,也无可厚非,但专注、致力于这种不喜欢就没必要了。人家董宇辉就是出来赚钱的,直播间里主要言论都是为了卖货,而这些言论只要不违背道德与法律,也无可厚非。董宇辉的定位,就是头部主播,至于为什么非走上显摆“文化”的道路,就不得不提一下造神运动了。

我不知道,当今这个时代应该是属于什么时代,但互联网的确深入了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流量改变个人、改变社会,而操控流量的有两只大手,一只叫资本、一只叫权力。近年来,这两只大手都热衷于造神。董宇辉,一个号称不愿意带货的头部主播,是文化大咖,又是新锐青年,人品还杠杠地,总能在销量上遥遥领先,真正是“既要也要”的楷模;韦东奕,似乎是位只为数学活着的精神学者,啃馒头、喝大瓶矿泉水,破衣喽嗖,沉迷学术。但董宇辉,这个既要也要的楷模,时常翻车;韦东奕,这个精神学者,似乎有点神经。在多个榜样崩塌的前车之鉴下,许多人都不禁对他们的神话能否成为不朽的传奇,存疑。

神仙打架,凡人就是看个热闹,我也衷心祝愿,所有的神都能永远日不落。但当资本有了新目标,权力有了新诉求,旧神就会退位,新神就会登场。诚然,到那个时候,旧神也挣够了钱,资本也捞够了本,权力也达到了目的,似乎就剩下丈母娘们稍有感伤。但时间能冲淡一切,不久,她们就会为女儿物色新目标。

大江东去,崩塌多少榜样,无非群众吃瓜。崩了再造,造了再塌,无穷尽也,似乎无人受损,无所屌谓,但公众以后还能信什么呢?以后,我们是不是就只能相信:什么都不要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