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金庸笔下最惨主角,悲愤而死

你若没有深读金庸的武侠小说,会认为金庸的著作只是一部部爽文。只因金庸笔下的主角总能邂逅奇遇、练成神功,最后击败反派,与红

你若没有深读金庸的武侠小说,会认为金庸的著作只是一部部爽文。只因金庸笔下的主角总能邂逅奇遇、练成神功,最后击败反派,与红颜佳人相依相偎。

但凡你认真看过金庸的武侠著作,就会知道金庸笔下的主角并非一帆风顺。好比金庸书中有这么一位主角,他命运多舛,亲眼目睹爱妻被辱也无能为力,最后悲愤而死。

一、悲惨的主角

提及“悲惨的主角”你第一时间会想到谁?

想必一些人会联想到《神雕侠侣》的杨过,他自幼丧父丧母,好不容易偶遇了郭靖,继而上了桃花岛,却被黄蓉、武氏兄弟区别对待,最后拜师终南山,惨遭赵志敬的虐待。

在20岁的那一年,杨过被郭芙挥舞利剑斩断手臂,又饱尝了与小龙女16年的离别之苦。

然而杨过在36岁的那一年终究与小龙女在绝情谷谷底相遇,这一对神仙眷侣随后参加了襄阳城大战,击败了金轮法王,救出了被挟持的郭襄。

因此杨过的一生虽然不完美,但终究验证了“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句话。

也有人认为《连城诀》主角狄云的命运比杨过悲惨得多,他本与师妹戚芳青梅竹马、两厢情愿,却遭遇了万震山、万圭的陷害,成了一个劫色又劫财的卑鄙小人。

师妹戚芳纯真善良,想不通狄云为何如此自甘堕落,加之师父戚长发不知所踪,走投无路的戚芳经不住万圭的花言巧语,转身嫁给了他。

另一边的狄云被人削去了五根手指,琵琶骨还被利刃所穿,戴上了沉重至极的镣铐。肉体上的折磨并不能让狄云屈服,但听闻戚芳嫁给了仇人,狄云嚎啕大哭之后有了自缢的后续之举。

幸好丁典施展《神照经》救了狄云一命,狄云随后又误打误撞练成了《神照经》与《血刀经》,揭开了万震山与万圭的真实面具。

在《连城诀》的最后,狄云亲眼目睹戚芳死在自己怀中,万念俱灰的狄云准备在人迹罕至的雪谷里度过余生时,却赫然发现一位唤作水笙的女子已在谷中等候多时。

这样看来,狄云的命运虽然悲惨,也无法与心上人戚芳相濡以沫,但他至少能击败仇人,与另一位女子白头到老。

反观金庸笔下的另一位男主,他亲眼目睹爱妻被他人所辱,却只能忍气吞声。

二、目睹爱妻被人所辱

原来金庸写完《神雕侠侣》之后仍是才思泉涌,他以元朝末年作为故事背景,撰写了另一部武侠巨作《倚天屠龙记》。

《倚天屠龙记》非常特别,如果说主角是张无忌的话,待张无忌练成神功闯荡江湖之时,全书已写了近一半。

而当倚天女主赵敏登场时,全书已写了大半。

金庸为何会有如此惊人之举?答案非常简单,只因《倚天屠龙记》共有两位主角,分别是张翠山和张无忌。

没错,张翠山便是笔者所指的那位最惨主角,金庸在倚天的开篇花费相当之多的笔墨描写张翠山,说他如何追寻屠龙刀、如何邂逅殷素素、如何流落冰火岛。

而流落冰火岛的故事,金庸写得更加细致入微。

那时谢逊仗着高深的武功挟持了张翠山和殷素素,却在海上遭遇了海啸,三人只能漂向杳无人烟的冰火岛。

张翠山英俊潇洒,很快便与殷素素情投意合,可身旁的谢逊不但充当电灯泡,还大有夺其妻之举。

书中是这么写的,一日晚间,张翠山因白天没有安睡,这晚拥着海豹皮倚冰而卧,睡梦中忽听得殷素素大声尖叫:‘放开我,放开我。’张翠山一跃而起,在冰山的闪光之下,只见谢逊双臂抱住了殷素素,口中荷荷的,发出野兽的声音。

你以为谢逊抱住殷素素是想取她性命?非也,你且听一听谢逊说得有多么露骨,谢逊道:“我姓谢的从来不知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我见这姑娘生得美貌,今日便要她的身子,就算你是她丈夫,也给我站在一旁,乘乖的瞧着。你再多说一句话,我一掌先击你下冰山去。”

由于谢逊的武功太高,张翠山和殷素素强强联手,也敌不过谢逊的三招两式,夫妻俩只能采取“游击战术”,尽量避免与谢逊正面冲突。

哪知殷素素生产之日,谢逊狂性大发之下又要冲进洞中,就在千钧一发之时,殷素素将生下来的婴孩给谢逊当了义子。

殷素素为何会有此举?她知道谢逊之前有个儿子,却被霹雳手成昆所杀。果然,谢逊见了男婴怜心大动。

张翠山趁热打铁,竟提出要与谢逊结拜。加之殷素素在一旁猛灌迷魂汤,谢逊最终与张翠山结为兄弟……

不难看出,张翠山深知自己不是谢逊的对手,若继续硬斗,搞不好就连爱子张无忌也会被谢逊所杀。与其团灭,倒不如主动与谢逊攀关系。

最后,张翠山的确凭借这层关系,保了殷素素、张无忌的性命。

不过颇为讽刺的是,十年之后,张翠山带着殷素素、张无忌返回了中土,本该是苦尽甘来。

哪知张翠山与谢逊在冰火岛上住了十年,竟把谢逊当成了真兄弟,不管各门各派如何逼迫,张翠山仍是咬紧牙关,不愿吐露谢逊的藏身之处。

加上张翠山发现殷素素竟害得俞岱岩残疾,张翠山悲愤之下挥剑自刎,死在了武当山的大殿之中。

三、写在最后

综上,张翠山当属金庸笔下的最惨主角,他本有着令人艳羡的开局,师从张三丰,又与殷素素情投意合。

奈何命运弄人,与谢逊的纠葛成了张翠山一生的枷锁。谢逊曾对殷素素做出那等轻薄之举,可张翠山重情重义,仍与之结拜。

后来在各方逼迫下,张翠山坚承诺,即便面对各门各派的千夫所指,也绝不愿吐露谢逊的消息,最终选择自刎。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总会陷入各种困境,在情义与现实间挣扎,有时坚守的信念会化作利刃,将我们伤得体无完肤,却也只能无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