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沈巍来到常熟,用他自己的话说,常熟是他儿时填写履历表最多的一个地名,因为每填到籍贯,他都填上常熟。
他的父亲就是常熟人。奶奶就生活在这里,小时候,他的弟弟、妹妹跟随奶奶生活,所以能说一口常熟话,而沈巍跟随的是外婆生活,外婆是盐城人,所以,沈巍会说纯熟的盐城话。
童年时代,沈巍与他的弟弟妹妹被父母分派给不同的父系、母系亲属抚养,或许是沈巍与弟弟妹妹巨大的人生反差的重要原因。
沈巍说小时候来常熟的次数并不多,往往是随着父亲,来接弟弟妹妹回上海的时候,才来到常熟一次。
但是,无论是从籍贯,还是童年片段的记忆,常熟与他的亲情链条还是紧密地交错在一起,听到常熟话,他依然产生一种“近乡情更怯”的条件反射。
常熟的巨大变化,可以用沈巍小时候的记忆得到佐证。他说小时候,与父亲来到常熟,这不过是一个很小的县城。用不了四十多分钟,就可以把整个县城给跑遍了,他当时最喜欢光顾的地方就是新华书店,出了书店门,对面是一个邮局,东西南北走一圈,就已经把整个县城穿透。
在沈巍的印象中,书店是这个城市的中心,也是他介入城市的一个坐标点。而书店往往占据着闹市中心,用新华书店来考量城市的大小,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标尺。
然而,今天的常熟发展成庞大的体量。笔者2020年的时候,曾经在常熟城呆过一夜,宾馆的前面,就是虞山的入口,早上,我早早起来,从山门爬山,拜谒了错杂在一起的言子、仲雍墓,一路而上,对这座城市的文化深度留下颇深感触。
但沈巍对常熟的文化介绍,远比我当时的蜻蜓点水的擦肩而过,来得深刻得多。
沈巍出行常熟,也有效地抛开了前一日晚在“九红”七周年庆典上引起的风欲静、树不止的风波。
物议的交集,就是沈巍来到现场,有没有“带货”的环节。
当天,沈巍走上了红地毯,但红地毯的尽头,却无缝对接出冗长的卖货剧本,让人惊掉下巴。
尽管活动结束后,沈巍发表了息事宁人的讲话,但疑点重重的红地毯之谜,依旧在各个直播间里颠三倒四地嚼来嚼去。
从各个信源来看,5908电商基地促成了沈巍的红地毯之行,他们强调了沈巍在走红地毯的过程中,也有相应的经济报酬,同时,活动当事方也声言给予了相应的红包,谈妥了当初走红地毯环节之后,也有相应的带货程序。
但是,带货与走红地毯的出席,究竟以一种什么样的比例分配给当晚的沈巍日程,各方便显得各执一词。
无论如何,沈巍远离议论的漩涡中心,而空降常熟,传输更多的文化话题,倒是有效冲淡纠缠不休于斧光烛影悬疑的一道化解良药。
不过,商业红地毯的沈巍处女作般的踏步,唯一可以火力侦察出的是,沈巍一直拒绝商业化运作,是一个明智之举。
沈巍粉丝借助沈巍的视角,亲身经历了一场陈词烂调的卖货剧本杀。
一块手表,首先亮出的是七百多元的价格,然后一道道砍杀,杀到了199元,再砍成99元,构成了极大的价格断崖,再制造数量有限的危情局面,然后再拉扯上特邀站台的神秘佳宾的情怀效应,形成了给潜在购物者心理上的极大的诱导动力,于是,一场司空见惯的网上卖货的砍杀套路,在沈巍的眼皮底下,如火纯青又毫无新鲜感地克隆了一遍。
卖货者运用的是同样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他们对表达的掌控力,不亚于沈巍的话语操纵功夫,但是,与沈巍的滔滔不绝、执着于文化的陈述不同的是,不管是男卖货者还是女卖货者,他们的最令人惊愕的能力,就是他们能在卖货的展台前,异化成一个打了鸡血的智能售货机器人,他们忘乎所以,旁若无人,激情充沛,唯“货”独尊,他们无视别人的情绪反应,只顾让他们的进入疯狂的激情状态宰杀观众的视线与脑袋,只要能把手里的“货物”推销到潜在的用户的手里。
他们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那种争分夺秒的语言密集程度,令每一个进入到他们的视阈下的访客,都要受到他们的感染,准备掏腰包购物。
他们给予访客准备下单时的最大的情绪价值,就是他们相互之间的调侃与调笑。调侃主要集中在男男之间,调笑则必定会生成于男女之间。
一直在沈巍的身边以秀外慧中面目示人的刘文迪,在回到她过去曾经出没的非沈巍格式的网红圈子中的时候,也让沈巍的粉丝看到了另一面。
在庆典的台下,一位旧时相识的男主播,直接将咸猪手,伸到了她的香肩半露的后背,令她连拂是拂,方才维护了自己的形象贞洁。而在连麦网红姜涛的时候,姜涛直接用这个圈子里最擅长的调笑风格语言,对刘文迪说,现在最后悔的是当初没有选择你,令刘文迪尴尬不已,正色道:你的孩子就要出生,你应该有你的角色要扮演。
而当盛典上的男女主持人三句不离本“色”,在主持节目时所使用的“捧逗”技巧的时候,无一不是男主持讨女主持身体上的便宜,而女主持半推半就、揣着明白装糊涂用身体作笑料来营造舞台上的风趣幽默,这一切都让整个节目很接地气,构成了种种直播平台上的大舞台的通用诱人模板。
刘文迪在回到她的过去的那个网红圈子里,还是要使用那个圈子里的相处陈规,但是,在沈巍身边的唯一不同,就是沈巍从来没有在言语上,以讨女性的便宜为乐,所以,在沈巍身边,刘文迪是一个淑女的人设,无人敢于亵玩,更多地呈现出她的知性女性的一面。
可以看出,刘文迪选择来到沈巍的身边,固然有着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蹭流量的考虑,但不能不说,沈巍的人品,沈巍的气场,沈巍对女性的尊重,都是一个有着更高人生追求的女性所乐意接近与拜泳的诱惑力所在。
姜涛形容在沈巍圈子里遇到的风波,相对于刘文迪曾经在他圈子里遭遇到的波澜,可谓是小巫见大巫,姜涛说他的那个圈子里才是危机四伏,就像隐形的炸弹一样,每一个引线,盘根错节,勾连在一起,触碰到每一根引线,都能触发爆炸。
这一点深得刘文迪的赞同。沈巍的圈子是一个正直的空间,干净的空间,健康的空间。沈巍偶尔涉足平台上最流行的网红模式,还是衬托出沈巍的“清流”质地。
而恰恰是沈巍的这个圈子,沈巍却说奇怪的是,充满了“人踩人”的每日剧情。网络上那么多沈巍不具备的庸俗、低俗的存在,却大行其道,演为日常,那些投诉沈巍的人,却视而不见,不能、不敢去扮演清道夫角色,唯有对露天作业的没有多少隐私的沈巍,可以运用各种工具,进行“踩踏”。
这就是沈巍经常放在口中的“底层人只会踩压底层人”的奇怪的现象。
为了逃避这种追杀,沈巍隐匿身份,常熟之行,就是他的这种隐藏身份的一次出行。在常熟,他来到虞山,来到翁同龢故居,以及有着百年历史底蕴的王四酒家,在这里,他抛开了纷扰,接近了亲情,回到了童年。
他用他的正常的持续的文化输出,展现出他的决心,也相信会用他的传播,彰显他与网络上那些低俗文化不一样的纯正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