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和全国农技中心,发布了今年小麦播种前,使用药剂拌种的3点技术:
其一、药剂选择方面。
优先选择成品悬浮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如果当地往年并发多种病虫害,合理选择二元、三元复配种衣剂。
比如往年在种植小麦过程中,自家地块根腐病、茎基腐病、地下害虫等较多的话,拌种时选择悬浮种衣剂的拌种剂,并且不建议单剂,比如只含有吡虫啉或者只含有苯醚甲环唑的拌种剂。
可以把吡虫啉+苯醚甲环唑复配的成分进行拌种,还可以在加入一些海藻肥或者其它肥料的拌种剂,起到防虫防病促增产的效果。
其二、药剂种类方面。
拌种剂建议选择含有杀虫剂、杀菌剂的复配药剂,上面已经提到,常见的拌种剂成分吡虫啉+苯醚甲环唑,除此之外,下面这些种类成分也可以使用:
包含了:三氟吡啶胺、吡唑酯·丙硫·噻虫嗪、丙硫·咯·噻虫、吡唑醚菌酯·丙硫菌唑、苯醚·咯·噻虫、吡醚·咯·噻虫、苯甲醚·咯菌腈·噻虫胺、唑醚·灭菌唑等种子处理剂进行拌种或包衣。
上述这些拌种剂种类,建议农户们根据自家田地的情况,以及种植预算成本,选择合适的拌种剂。
毕竟上述不同种类的拌种剂,价格也有高有低,对于一些种田大户来说,会考虑种植成本,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拌种剂。
如果是种植面积较小的农户,可以选择相对好一些的拌种剂,这样的话,后期病虫害防治的成本也会小一些。
其三、注意事项。
1、尽量避免土壤低温高湿条件下使用戊唑醇、三唑醇、三唑酮、烯唑醇等药剂包衣或拌种,以免产生药害。
有些拌种剂成分,在活性以及敏感度方面会受到温度的影响,遇到低温时,会发生一些变化,导致小麦种子发生药害,会降低小麦的出苗率。
2、为了提高小麦出苗率和抗病、抗逆性,拌种时可选择添加含吲乙·萘乙酸、二氢卟吩铁、S—诱抗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免疫诱抗剂。
市面上常见的拌种剂,除了含有杀虫剂、杀菌剂外,不少厂家还会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
能够促进出苗后的小麦苗齐苗壮,根系发达,自身的抗逆性增加,冬季不容易发生冻害。
3、避免播种过深,出苗缓慢,造成烂种烂芽。
拌种后的小麦种子,会在小麦表面覆盖一层药膜,相比不拌种的小麦,出苗速度上面会慢一些。
如果再加上播种过深,小麦种子发芽出苗的过程中,会消耗更多的水分和养分,就会导致出苗速度更慢。严重的情况下,小麦无法正常出苗,出现烂种烂芽。
看到这,相信大家对于今年播种小麦拌种时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购买合适的拌种剂,促进小麦更好的发芽、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