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聂荣臻晚年时,如何评价彭德怀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彭德怀的夫人浦安修前往聂荣臻元帅的住所,随身携带即将面世的《彭德怀传》手稿,希望聂荣臻能提供一些修改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彭德怀的夫人浦安修前往聂荣臻元帅的住所,随身携带即将面世的《彭德怀传》手稿,希望聂荣臻能提供一些修改建议。

在革命战争时期,彭德怀和聂荣臻都来自中央红军,两人相识已久,彼此非常熟悉。正因为如此,在《彭德怀传》即将出版之际,浦安修特意拜访了聂荣臻,希望他能对书稿提出一些修改建议。

聂荣臻回忆起彭德怀元帅毕生为国奉献,却在50年代后期经历了一场重大挫折,这位昔日威震四方的军事统帅,最终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内心感慨万千。

他向浦安修强调,彭德怀的贡献极其重要,必须全面记录其功绩。无论是在土地革命阶段,还是在抗美援朝期间,彭德怀都发挥了关键作用。如果遗漏或忽视这些历史事实,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更是对彭德怀本人的不公。因此,务必确保对其功勋的完整呈现。

在肯定彭德怀的贡献时,聂荣臻也提到他并非完美无缺。彭德怀在指挥作战时有时过于急躁,缺乏冷静,这种鲁莽作风曾多次受到中央的批评。此外,他性格暴躁,经常口出恶言,这种行为对内部团结造成了负面影响。

从聂帅对彭总事迹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他对彭总有着深刻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言语中透露出对彭总的深切怀念和诸多遗憾。

1975年,聂荣臻健康状况不佳,周恩来委托邓颖超前去探望。两人交谈期间,话题逐渐转向了彭德怀,展开了一段关于这位历史人物的讨论。

聂荣臻在讲述这些往事时,眼眶湿润,尤其是提到彭德怀遭受肋骨断裂的惨状时,他深感悲痛。他严肃地向邓颖超表示,希望周恩来总理在健康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能够推动为彭德怀平反的事宜。聂荣臻还表示,他会在恰当的时机,向中央正式提出这一建议。

由此可知,聂帅与彭总之间的情谊非同一般。他们不仅是并肩作战的革命同志,更是在危难时刻愿意为对方挺身而出的挚友。这种深厚的情感,既源于共同的革命理想,也体现在关键时刻的相互支持与信任。

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中,支持彭德怀平反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如果没有强烈的政治信念和深厚的战友之情,根本不会有人敢于提出这样的主张。

聂荣臻为彭德怀发声是否出于一时情绪?

并非如此。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彭德怀提交了一份长篇建议书,这份文件直接改变了会议的走向,导致他本人成为被批判的焦点。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大家都担心惹上麻烦,纷纷选择自保。除了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时期的战友和下属,像邓华、洪学智这些人,其他人都对他避之不及。很多人不仅不敢替他说话,连见面都躲着走,就怕被牵连进去。

聂荣臻毫不在意外界的看法,他与黄克诚一同前往探望彭德怀。在散步时偶遇彭德怀,他也毫不避讳,两人并肩而行,边走边谈,随后一同返回住所。他对周围人的异样目光视若无睹,表现得从容自若。

庐山会议闭幕后,中央在北京召开后续会议。彭德怀被要求进行自我批评,但他拒绝配合,导致会议陷入僵局。为了化解矛盾,聂荣臻和叶剑英亲自前往彭德怀住处,耐心劝说。他们希望彭德怀能够主动认错,以维护党的整体团结。两位领导人强调,当前最重要的是保持党内统一,避免分歧扩大。经过多次沟通,彭德怀最终同意进行检讨,会议得以继续推进。这一过程体现了党内高层在处理分歧时的谨慎态度和团结意识。

在聂荣臻和叶剑英的耐心开导下,彭德怀逐渐明白,持续僵持对各方都不利。经过多日的思想交锋,他已感到身心俱疲,渴望会议尽快落幕,让党内工作重回正轨。

彭德怀不得不违背个人意愿,承认了错误,最终顺利通过了审查。

聂荣臻内心是支持彭德怀的看法的,觉得他写的信内容实事求是。不过后来的情况变得复杂了,已经不仅仅是这封信的问题。为了保持党内团结,聂荣臻认为有必要去劝说彭德怀,这也是为了彭德怀好,算是一种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