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食物不仅是生存的必需,更是权力与身份的象征。这一点不管是东西方都不例外。
而在西方,国王和贵族们通过奢侈的饮食展示财富,但平民却只能以简单的主食度日。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技术、贸易和食品科学的发展打破了这种界限,让许多曾经的“奢侈品”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以下是15种在西方社会从皇家餐桌走向日常生活的食物,它们的变迁史也是一部人类社会的进化史。
1. 龙虾:从“奴仆食物”到周二晚餐最初,龙虾在大西洋沿岸随处可见,以至于被视为低等食物。
据称,奴仆们有时候会在雇佣合同中特别说明,每周吃龙虾不得超过一定次数,因为吃得太频繁被认为是一种虐待。
但当大城市的富人们开始享用龙虾时,它的地位自然发生了转变,成为了一种时尚的美味。
到了19世纪,随着冷藏技术、铁路和餐厅文化的兴起,龙虾得到了更广泛的供应。
时间快进到20世纪50年代,龙虾已经成为各地高档餐厅和度假胜地的标准餐饮选择。
现在,龙虾在美国等地已经成为主流食品。但是,一些特定品种的龙虾(比如波士顿龙虾)仍然在很多地区是珍贵的美食。
或许你很难想象,巧克力最初是认为是一种神圣之物。
玛雅人崇拜可可,认为它是众神的礼物,在神圣仪式中饮用,甚至用作一种货币交换形式。
阿兹特克国王饮用加了香料的巧克力饮品,这种饮品是专供贵族和战士享用的。
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把可可带到了欧洲。在接下来将近200年里,巧克力都是富人专享的奢侈品。
后来,加入了糖的巧克力成为法国和英国宫廷的时尚食品——一直到工业化改变了巧克力的命运。
1903年,一个叫米尔顿·好时的商人把巧克力产品推向市场——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好时巧克力”。从此,普通民众可以负担得起巧克力了。
巧克力在全球有多受欢迎呢?以最爱吃糖的美国为例,现在人均年消费超过4.3公斤!
现在我们提到鱼子酱,都把它等同于“奢侈品”。但和过去相比,它已经算是“平民化”的美食了。
鱼子酱曾经是顶级的美食,以至于只有皇室和高级外交官才能享用。俄国沙皇和波斯国王都很爱吃白鲟鱼子酱。
在19世纪,鱼子酱每盎司的价值甚至超过了钻石。
这也无可厚非,毕竟鲟鱼需要几十年才能成熟,而且产卵量也很有限——直到水产养殖改变了局面。
现在,鱼子酱(普通品种)出现在了欧美国家的早午餐菜单上,甚至是披萨上。
关于牛肉,其实我们也很有话说。在古代中国,牛肉本身就是一种“禁肉”,在很多朝代,即便是皇室贵族也有意地在避开食用牛肉。
在过去的西方,牛肉也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对富人们来说,饲养牛群不仅仅是牲畜的成本问题;首先你得拥有广阔的土地,因此这也是高等地位的象征。
皇家宫廷和贵族家庭会在宴会上提供大型烤肉和整块牛肋排,公开显示他们的财富和权力。
19世纪,随着大众市场的工业肉类加工和铁路扩张,彻底改变了世界对牛肉的看法。
一瞬间,曾经是富人异国珍馐的牛肉开始出现在普通家庭的餐桌上。
如今,我们也可以时不时地吃牛肉打牙祭。
不要惊讶,在古代社会(中西方都是如此),盐确实是珍贵的食物。
从中国到古罗马,每个政权都在极力控制盐,并对其进行严格的征税。
古罗马甚至用盐来支付士兵工资(英文“薪水”salary即源于此)。
中世纪欧洲的领主们还有专门展示盐的精美容器,被称为盐座(salt thrones)。
但包括农民在内的下层阶级想要获得盐却是不容易的。
在没有冷藏的情况下,盐对于保存食物至关重要。在世界某些地区,它比黄金更珍贵,特别是在自然资源稀缺的地区。
同样是得益于工业化的到来,大规模生产盐成为了可能。现在, 反而控制“摄盐量”成为大家日常的健康问题。
藏红花的红色丝状花蕊长期以来象征着财富以及精致的生活。
要生产一磅藏红花,需要75000朵藏红花植物的花朵,正因如此,古代波斯君主和印度大君囤积它。
藏红花不仅是一种香料,还是一种药物、染料,甚至是用在特别的仪式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它都是君主们的“珍藏”。
后来,随着伊朗、印度和西班牙种植的增加,藏红花的价格直线下降。虽然按照重量计算它还是最昂贵的香料之一,但是每次用量也只是一小撮,所以还是很划算的。
在制冷技术发明之前,冷冻甜点是特权与财富的象征。
说起冰淇淋,早在唐朝时期,中国就已经诞生冰淇淋的雏形。但那时也只有皇室和贵族富豪们吃得起这种冷冻甜点。
在西方国家,英格兰国王查理一世和法国路易十四都曾经雇佣士兵在冬天从湖中采集冰块,然后储存在地下室里,等到社交派对时就可以拿出来制作冰糕了。
等到20世纪机械制冷的出现,冷冻甜点成为无数人夏季的主食。
菠萝生长在热带地区,对于欧洲人来说,它是当之无愧的奢侈品。
据悉,18世纪一个菠萝价值相当于今天8000美元。因此,当时就出现了租用菠萝放在聚会上展示,吃是真的吃不起的。
如今,菠萝可以在水果店、超市中买到,而且全年都可以吃到。
咖啡是全世界的通用饮料,别说在西方国家了,就是我们这种非传统咖啡国家也越来越普遍了。
但是在几百年前,咖啡只是精英圈子的专属饮品。奥斯曼苏丹和中东埃米尔在他们的宫殿里饮用按特定口味准备的咖啡,里面通常加入小豆蔻等香料。
17世纪,欧洲第一家咖啡馆在威尼斯开业;这些咖啡馆被称为“便士大学”,因为一枚小硬币既可以买一杯饮料,也可以接触到新思想。
咖啡一度因为宗教原因被禁止流通,但是这并不影响咖啡馆成为哲学家、作家和上流社会的聚会场所,这就等于给“咖啡”这种饮料“镀金”了。
如今,咖啡在全球蓬勃发展。在中国,咖啡市场还在持续扩张。
松露贵吗?当然贵。
过去,欧洲贵族们珍藏松露,削片后放在鹅肝和牛肉上享用。
一个白松露可能要花费数千美元,皇家宫廷不惜重金将其端上餐桌。法国和意大利把松露当做精致品味的象征,引领了松露风潮。
现在,松露价格已经被“打下来”不少了。松露风味食品的需求正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
除了松露本身,松露油、松露盐和松露黄油等食品也受到大众关注。
杏仁曾在古中东和北非的墓葬中被发现,包括图坦卡蒙法老墓。当时杏仁是法老、贵族和富人的专享食品。
罗马人相信杏仁能增加生育能力,并在婚礼上投掷杏仁。
中世纪斋戒日期间,皇家宫廷以及修道士们用杏仁奶替代乳制品。
如今,杏仁成为我们的日常坚果之一。此外,杏仁酱、杏仁粉和杏仁奶也已经很常见了。
几千年来,葡萄酒一直是众神和国王的佳酿。
希腊人和罗马人将最好的酒留给神和皇帝。国王和教会控制葡萄园,生产葡萄酒成为神圣仪式和皇家盛宴的核心。
当代的装瓶技术、发酵技术和国际贸易改变了葡萄酒的历史。
如今盒装酒、罐装酒让更多人享受品酒乐趣。
生蚝在古罗马和维多利亚时代是一种美食,但不仅仅是当做美食,还有就是它的“催情”特性。
在1800年代,生蚝是富人的奢侈品,通常是放在冰上生吃。
沿海地区的皇室成员在宴会上用新鲜捞起的生蚝搭配香槟享用。
如今水产养殖让生蚝走向大众,平价生蚝随处可见。
奶酪曾是富人的食物,由贵族和神职人员享用。
柔软的法国奶酪(如布里和卡芒贝尔)太过精贵,被禁止在农民市场上出售。
奶酪轮还曾作为外交谈判中皇室法庭之间的礼物互赠。
19世纪奶酪大规模生产,价格也大幅下降。在西方国家,它已经是很多人离不开的日常餐食。
古埃及人将蜂蜜视为众神的礼物,用于祭品、作为防腐剂以及用于化妆品处理。因为野生蜂巢很难获取,所以蜂蜜是富人专享的美食。
养蜂也一度是皇家特权,蜂蜜常被埋在坟墓中;据说几千年后仍然可以食用。
如今,养蜂是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超市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包装的蜂蜜。
这些食物从“神坛”落下的历史,是技术、贸易和社会结构变革的缩影。
曾经的奢侈,如今触手可及;曾经的权力象征,如今成为日常享受。
这或许意味着:今天的普通人,吃得比古代的国王更好。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给我们留言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