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高市早苗上台前,菲律宾备好大礼,要买3艘日舰,在南海挑战中国

高市早苗刚敲定日本新政权核心席位,菲律宾就火速披露采购3艘日本二手军舰的计划,小马科斯想通过这份 “献礼”,换取日菲军事

高市早苗刚敲定日本新政权核心席位,菲律宾就火速披露采购3艘日本二手军舰的计划,小马科斯想通过这份 “献礼”,换取日菲军事合作哪些突破?

高市早苗当选日本自民党总裁

在菲律宾参议院财政委员会10月7日举行的听证会上,菲海军司令埃斯佩莱塔明确对外透露,菲方已将采购日本 “阿武隈” 级护卫舰提上日程,至少准备采购3艘;

从时间线与政策倾向来看,菲律宾此次购舰计划,更像是一场精准对接日本新政权的 “政治投名”。

高市早苗自参与政治以来,始终强调 “强化印太地区安全合作”、“提升日本防卫能力”。

其主张与日本近年来推动的 “军事合作突破” 高度契合,而菲律宾的购舰计划,恰好踩中了这一核心需求。

若仅将购舰视为 “政治献礼”,还不足以解释其紧迫性 —— 真正的推力,来自菲律宾在南海的现实需求。

日本“阿武隈” 级护卫舰

早在今年7 月,日本媒体就曾披露,日方有意向菲律宾出口 “阿武隈” 级二手舰,当时的核心目的是 “提升两国军队互操作能力”,并且毫不掩饰的强调“要共同应对中国”。

就在购舰计划披露前几天,10月初,菲律宾曾出动多艘舰艇试图闯入南海相关海域,最终被中国海警依法驱离,此次行动暴露了菲海军的装备短板:

缺乏近海快速响应能力,而 “阿武隈” 级虽为二手舰,却能填补这一空白。

从性能上看,“阿武隈” 级吨位约2000吨,虽无直升机搭载能力,但其近海巡航、警戒能力仍优于菲海军部分现役舰艇。

菲方计划采购该级舰,本质是想在南海 “常态化活动” 中增加装备筹码。

菲律宾海警

此前,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已从日本接收2艘97米级巡逻舰,常年在南海执行任务,此次再购海军护卫舰,相当于构建 “海警 + 海军” 的双重存在。

这种 “补位” 还与美日澳的地区动作形成联动。今年5月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美日澳菲四国防长曾联合表态,称对南海局势 “严重关切”;

此后,美国多次推动四国在南海开展联合巡逻,而菲律宾现有装备难以跟上这种高频次协同行动。

此次计划采购日本军舰,可让菲海军更好适配日方的通信、指挥系统,比如在联合巡逻中实现数据共享。

这正是美日澳希望看到的 “阵营协同” 效果,也是菲律宾借外部力量强化南海存在的核心思路。

美菲联合军演

尽管菲律宾将购舰包装成 “双赢合作”,但这份 “大礼” 的局限性却十分明显,甚至可能成为菲方的 “负担”。

首先是装备本身的问题:“阿武隈” 级已服役超30 年,2027年就将从日本海自退役,菲方即便接收,也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维护、升级,且部分零部件已停产,后续保障难度极大。

此前菲律宾曾计划从美国采购20架F-16战机,最终因资金不足搁置,如今面对二手舰的后续成本,菲方能否承担仍是未知数。

其次是日本的限制条件:受战后和平宪法约束,日方可能要求拆除 “阿武隈” 级原有的武器系统。

这意味着菲方拿到的军舰可能只是 “空壳”,需额外花钱加装武器 —— 这无疑会进一步增加预算压力。

菲总统小马科斯

更关键的是,这种 “外部绑定” 式的装备合作,可能让菲律宾陷入更复杂的地区博弈。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此前已明确表示,搞集团政治、阵营对抗是冷战思维,与时代潮流相悖。

事实上,中国海警已实现对南海相关海域的常态化管控,即便菲方获得 “阿武隈” 级舰,也无法改变南海的整体局势;

相反,过度依赖外部装备,可能让菲律宾在地区事务中失去自主判断,沦为他国战略的 “棋子”。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

总的来说,菲律宾在高市早苗上台前送出的 “购舰大礼”,本质是一场兼顾政治投机与现实需求的选择。

菲方想借日本新政权的战略倾向强化自身地位,日方则想借出口实现军事突破,美日澳则希望通过这种合作巩固 “印太阵营”。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份 “大礼” 既无法解决菲律宾的装备困境,也难以改变南海的和平稳定大局。

中国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而地区国家对 “阵营对抗” 的警惕,也注定让这种 “献礼式合作” 难以持续。

中菲关系

未来,随着 “阿武隈” 级舰采购谈判的推进,日菲军事合作可能会出现新的动向。

但无论如何,任何试图通过外部力量搅动南海局势的行为,最终都将被地区和平发展的主流所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