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深圳三条铁路即将开通,票价最高27元,但省出1小时睡觉值不值?

根据最新消息显示,被誉为深圳市“超级地铁”的三条城际铁路——龙大城际、深惠城际、深大城际——目前正以超常规速度推进建设。

根据最新消息显示,被誉为深圳市“超级地铁”的三条城际铁路——龙大城际、深惠城际、深大城际——目前正以超常规速度推进建设。其中,深大城际深圳段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坪山段坪聚工作井至聚龙站区间盾构双线贯通,成为全线首个贯通的盾构区间。黄石盾构区间掘进突破 5000米,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技术得到验证。龙胜站附属结构施工进入冲刺阶段,部分车站土建接近尾声并启动机电安装。项目整体按计划推进,预计2026年建成通车。

这条横贯深圳东西的交通大动脉——深大城际深圳段,从宝安机场T4枢纽出发,经石岩、坂田、大运等核心片区,最终抵达坪山区聚龙站,全长69.2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建成后将实现坪山至机场40分钟直达。其11座地下车站中,黄麻布站、白坭坑站等关键节点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五和站更是采用“五线换乘”设计,可无缝衔接地铁5号线、10号线及规划中的深广中轴城际。

深惠城际同样进展迅猛。其前坪段(前海至坪地段)已完成85%的隧道掘进,预计2027年与大鹏支线同步开通。这条连接前海自贸区与惠州惠东的城际线路,不仅将东莞凤岗纳入深圳“半小时通勤圈”,更通过龙城站与龙大城际互联互通,形成覆盖深莞惠的轨道交通网络。而龙大城际(深惠城际大鹏支线)作为东部旅游快线,目前新大站至动走线特大桥已完成轨行区移交,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2026年底开通后将实现大鹏新区至龙岗中心区30分钟

随着三条“超级地铁”进入通车倒计时,其票价定位也引发广泛关注。根据设计方案,三条城际铁路采用0.4元/公里的运价率,预计全程最高票价或达27元,是现有地铁票价的近两倍。那么,为何这三条城际铁路的票价会如此高呢?简单来说,这一定价策略背后,是城际铁路与传统地铁在运营逻辑上的根本差异:

1. 建设成本差异:城际铁路采用高铁级别的轨道标准,深大城际深圳段单公里造价达7.6亿元,远超地铁平均5亿元的造价。其地下车站普遍采用双层甚至三层结构(如黄麻布站长894米,宽23.1米),建设难度和成本显著高于普通地铁站。

2. 运营模式升级:三条城际均采用CRH6型动车组,最高时速160公里,是地铁的1.3倍。这种“大站快车”模式虽减少停靠次数,但需配置更先进的信号系统和供电设施,运营成本增加约30%。

3. 功能定位转变:区别于地铁的市内通勤属性,三条城际承担着大湾区交通一体化的战略使命。例如深大城际可衔接19条地铁线、5条城际线及4条高铁,其票务系统需兼容跨市清分,技术复杂度远超传统地铁。

票价争议的背后,是深圳人对跨城生活方式的重新审视。以坪山至西乡通勤为例:乘坐地铁14号线转11号线需1小时40分钟,单程票价9元;而搭乘深大城际仅需40分钟,但票价高达17元,通勤成本增加89%。这种“时间换金钱”的选择,对拿着月薪的上班族来说,意味着每月将多支出约700元交通成本。

不过,这三条城际铁路的价值远不止于通勤。深大城际可将坪山高新区至宝安机场的时间压缩至40分钟;而深惠城际通车后,前海自贸区至东莞凤岗的通勤时间可从1.5小时缩短至25分钟,预计带动临深片区房价上涨15%-20%。更重要的是,三条城际与地铁的“一票通达”设计(如五和站采用智慧换乘闸机),将彻底打破传统轨道交通的行政壁垒,为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提供基础设施支撑。

面对票价争议,深圳已着手探索解决方案。参考广深城际的“梯度折扣”模式(如60次/30日定期票可享6.2折),三条城际未来可能推出针对通勤族的计次票,将单程票价降至15元左右。同时,市交通运输局正研究“地铁+城际”的联乘优惠,计划对月消费超200元的乘客给予5折折扣。而更深层的变革在于票务系统的整合,据悉深大城际客票系统已实现与地铁11号线的票务清分测试,未来有望通过“深圳通”APP实现跨线支付,彻底消除换乘障碍。这种“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的运营模式,将重新定义大湾区的轨道交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