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雷霆行动”护航红星三维项目全力冲刺

齐岳山上秋风掠过千米山巅,方斗山的沟壑纵横鄂渝边界。在横跨湖北利川与重庆石柱、万州,覆盖19镇178村的1700平方公里

齐岳山上秋风掠过千米山巅,方斗山的沟壑纵横鄂渝边界。在横跨湖北利川与重庆石柱、万州,覆盖19镇178村的1700平方公里土地上,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地理地质信息分公司红星三维项目正冲刺收官。

自8月13日鸣炮采集以来,项目部全体干部员工牢记分公司“安全、速度、效益、生产四者环环相扣,‘快准狠严’拿下收官战”的殷切嘱托,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雷霆行动”为抓手,将安全理念厚植生产各环节,在崇山峻岭间书写勘探攻坚优异答卷。

思想筑基,拧紧安全“总开关”

“思想松一尺,安全退一丈。”项目部深知安全的根脉在意识,自“雷霆行动”启动便锚定“理念先行”,把安全敬畏根植全员思想深处。

将HSE体系审核问题整改与队风队纪专项整顿、安全生产质量深度融合,紧盯员工工作纪律、劳动纪律,通过常态化监督检查,杜绝“三违”现象发生。HSE月度例会上,以集团内安全事故为镜,组织干部员工深刻反思,用“认识是否到位、执行是否严格、责任是否彻底”三连问叩击思想,敲碎“重进度、轻安全”的侥幸心理。

同时,团队细化安全生产责任,将“三查三交代执行严、设备巡检无遗漏、操作规范不打折、隐患整改不拖延”等核心要求,落实到钻井、下药、采集的每一道工序。以“严考核、强问责”为约束,拉紧责任“缰绳”,让“人人扛责、层层督责”的共识在山间悄然扎根,从根源上筑牢安全思想防线。

周密部署,明晰攻坚“路线图”

“盯着隐患不松劲、抓着整改不放松、守着安全不缺位。”思想的基石筑牢,行动的蓝图随即铺展,让每一步推进都有章可循。

“雷霆行动”启动后,项目第一时间召开专题部署会,传达上级精神与行动要求,明确以雷霆之力狠刹“三违”行为,以雷霆之势对安全隐患再起底、再排查、再整治的目标。结合工区盘山路密集、10大悬崖群的复杂环境,精准识别342个地质灾害点的“险局”,用奥维地图标注风险点位并同步至各班组工作群,在山野间埋下“安全路标”,提前预警滑坡、落石等风险。

制定“分区域管控、分班组落实”的方案,细化排查任务清单,明确问题描述、整改前后照片留存、检查责任人等关键要素,实现“任务有标准、推进有跟踪、结果可追溯”。通过“目标引领+方案落地+清单管控”,为“雷霆行动”划定清晰路径,确保复杂环境下的安全攻坚不偏航。

创新排查,织密现场“防护网”

“单打独斗难见效,协同联动才有力。”项目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排查模式,将安全防线织密在每个角落,破解山区勘探“地质迷宫”。

划分4个党员责任区,建立“党员身边无隐患”机制,打出“党建+安全+专项排查+精准管控”组合拳。同时构建“队干部+班组长+分包商政委”承包机制,把管理网络延伸至放线班36个临时营地、40个班组、330台车辆,严抓“一人一档”“一车一档”及营地安全管理,确保管控无死角。

10支由党员干部牵头的交叉检查组,聚焦交通警示标识管理、采集设备风险管控等10项重点开展“拉网式”排查;甲方监督、公司指导组、公司QHSE驻队监督、分公司安全监督和综合监督组、分包商“三大员”并肩,充分运用信息化平台的“千里眼”,让自查、互查、督查拧成一股绳,每个岗位都成为安全“探头”。“开关处必须贴‘人走断电’标识,细节里才藏着安全底线!”。

闭环管理,守住履约“安全阀”

“排查只是手段,整改才是关键,闭合更是核心。”项目负责人的话点明行动关键。

落实全流程闭环管理,对排查发现的每处隐患,以“台账-整改-销号-复查”全流程闭环:发现问题当天明确整改责任人与时限,并安排专人复核,未达标绝不“放行”;以“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为作业标尺,杜绝“敷衍式”检查,每周开展“回头看”,精准补短板、强弱项。

针对复查中暴露的“操作不规范”等共性问题,组织“送教上门”技能培训,把“山区设备操作要点”等内容送到班组一线,确保“整改一处、教育一片、防范一片”。累计排查安全隐患37处,已全部整改到位,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如今,齐岳山的山巅、方斗山的沟壑、利川与万州的山野间,处处浸润着安全的坚守,推动项目收官的脚步愈发沉稳有力。(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