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餐饮大数据研究与认证机构NCBD(餐宝典)发布“2025福建餐饮标杆品牌”榜单。榜单面向总部在当地的连锁餐饮品牌,基于企业实力、本地门店数量、消费者满意度、好评率、差评率、门店存活率等指标,结合分析师评价综合得出。
经过评审,最终共有19个品牌上榜,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瑞幸咖啡、华莱士、塔斯汀、宋小谨、四方桌、难得怪味、四道菜、临家闽南菜、汀小府、202特色排档、霸腹烤肉、豪客来牛排、沙县小吃、金玲珑串道、老湘亲、羊振富煮羊肉、1718海鲜火锅、渔傅、兴仙饭店。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202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4193万人,排全国第14;2024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57761亿元(同比增长5.5%),排全国第8,其中餐饮收入2229.42亿元(同比增长6.7%,跑赢GDP)。
福建餐饮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闽菜自诞生起便属于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它以烹制山珍海味见长,是中华美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福建餐饮持续蓬勃发展,诞生了许多享誉海内外的品牌。据餐宝典分析师观察,福建餐饮当下主要呈现出三大特征:
其一是福建的餐饮企业善于做规模。在国内的餐饮版图上,成都、长沙的企业擅长做品牌,福建的企业则很擅长做规模。在目前排名前五的万店餐饮品牌中,沙县小吃、瑞幸咖啡、华莱士这三个均来自福建,其中前两个都超过了2.6万家。
其二是福建餐饮不只有省会城市做得好。在我国的一些省份,限于各种资源条件,做得好的餐饮企业往往都集中在省会城市(如山西、广西、贵州等),但福建不一样,这里有几个城市的餐饮都比较强,都有一些优秀品牌出现。例如本次上榜的19个品牌,就分布在福州、厦门、三明、泉州这4个城市,而福州和泉州也都在申创“世界美食之都”。
其三是福建的海鲜餐饮比较发达。“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福建全省大陆海岸线3752公里,占全国约六分之一,居全国第二位,这种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其餐饮业注定有着不同于内地其他省份的一些特色,并涌现出了渔傅、兴仙饭店、1718海鲜火锅这些海鲜类的佼佼者。
福建餐饮丰富多彩,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自然要数那几个闻名遐迩的“大”品牌。
2 福建餐饮的三大明星企业福建最有名的餐饮企业,有三家:华莱士、塔斯汀和瑞幸咖啡。这几家都是各自品类的头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门店数都已过万。
当然,这几个品牌除了规模出众以外,在别的方面也有过人之处。或者可以说,正是因为它有过人之处,所以才能做到规模出众、领袖群伦。
以华莱士为例,它的合伙人模式在业内广为称道,被众多企业借鉴和学习,而这些企业有的又长成了所在品类的头部,给华莱士的模式增添了生动鲜活的注脚。在社媒显得低调的华莱士,虽然因为产品而享有“喷射战士”的诨名,但其企业的竞争力着实不容小觑。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华莱士创始人华怀庆于2019年创立了一个烘焙品牌“可斯贝莉”,沿用华莱士的模式,现有约300家店。
在炸鸡汉堡领域,塔斯汀是除华莱士外的另一个代表品牌。塔斯汀主打“中式汉堡”,2022年以来门店数快速增长,目前已突破1万家。2025年塔斯汀门店增速有所放缓,并多次被投诉“吃出生肉”等食安问题,前几年狂飙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今年6月,塔斯汀注册资本暴增114倍,随后发生重大股权变动,原股东悉数退出,今年2月刚成立的香港公司Tasting (HK) Holdings Limited接手全部股权,成为唯一控股股东。这一变动被外界认为是在为上市做准备。
瑞幸咖啡堪称商业史上的一个奇迹,迅速升到高点又迅速坠落,而后又逆风翻盘,并坐稳了行业第一的位置。在2023年将第1万家店落子厦门后,瑞幸与星巴克的差距是越拉越大了,据窄门餐眼数据,截至今年9月16日,瑞幸门店数是2.6万家,星巴克是8448家,前者是后者的三倍。今年二季度,瑞幸总净收入超过123亿元,同比增长47.1%,发展依然强劲。当地时间6月30日,瑞幸在美国纽约开出首批2家门店,被视为对星巴克等头部品牌的直接挑战。
3 地方政府的主动作为福建餐饮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积极主动,有三个方面很能体现这一点:沙县小吃、福建菜(闽菜)和食品安全。
沙县小吃原本跟兰州拉面一样,只是一类餐饮店的统称,并不成其为一个品牌。不过近些年情况有了变化。2016年起,沙县推行总公司、子公司、终端店“三位一体”的运作模式,依托沙县小吃集团,在各地成立分公司发展连锁加盟店。据《三明日报》报道,截至2024年底,全国沙县小吃门店超9万家,门店年营业额超550亿元,沙县小吃店遍布全球74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门店达到229家。今年8月,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调研沙县小吃时指出,沙县小吃是富民特色产业。
这次上榜的19个标杆品牌中,有7个属于福建菜,占比超过1/3。这种强势局面背后,是当地对福建菜发展的重视。2023年11月,福建印发《福建省加快新闽菜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方案提出,支持闽菜申报各级非遗名录,引导闽菜企业加强品牌创建、运用和保护,打造国内外知名闽菜品牌;支持闽菜企业参与“中国餐饮100强”“中华老字号”等评选活动,推动更多闽菜企业入选权威美食品牌榜单。2024年4月,闽菜还走进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进一步提升了其国际知名度。
上述方案同时提到要推动预制菜新突破,而福建的预制菜也是比较发达的,在NCBD(餐宝典)去年发布的《2024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指数省份排行榜》中,福建排名第三,仅次于广东和山东。
福建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是另一个值得称道之处,过去几年有几次引发关注的连锁品牌食安问题,就是由福建媒体报道出来的。据报道,福建省食安办会同相关单位,已连续25年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今年上半年,福建省食品安全检查数量下降18%,食品类重点问题投诉举报下降8.12个百分点,全省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位居全国前列;主要农产品、水产品、加工食品抽检合格率持续保持高位,“一品一码”平台主体入驻率、信息录入率大幅提升至99.71%、95.71%,数据量、覆盖面全国领先。
在餐饮产业化与品牌化、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福建都可圈可点,走在了全国前列。
4 结语福建餐饮行业的发展史,是一部从山海馈赠中汲取灵感、在中外交流中博采众长、在时代变迁中勇于创新的奋斗史。它从市井走向殿堂,从地方走向全国,深刻反映了福建经济的活力与政策的导向。
展望前路,信奉“爱拼才会赢”的福建人,将用他们的低调务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让这朵源于山海之间的餐饮之花,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为美好生活增添更多的“福建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