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萨德被通缉,朱拉尼访俄在即。
阿萨德被自己国家的法院发出通缉令,现在,这件事真的发生了,还发生在一个相当微妙的时间上,朱拉尼刚刚结束美国之行,转头就要踏上前往莫斯科的飞机,准备与普京面对面。
而这道通缉令,就在访俄之前发了出来。
这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的,是整个叙利亚未来的走向。
阿萨德目前藏身莫斯科,这个消息并不是什么秘密。但俄罗斯方面一直保持缄默,不承认、不否认,采取一种默认庇护的姿态。
而朱拉尼政府此时发出通缉,目的不是把人带回大马士革,而是制造一个麻烦,普京要不要回应?要不要继续包庇他?如果继续包庇,那俄罗斯和新叙政府的关系,就很难修复。
叙利亚法院对阿萨德发出缺席逮捕令,理由是他涉嫌2011年“德拉雅大屠杀”。
这是当年叙内战爆发初期最血腥的事件之一,国际社会曾广泛谴责,但在阿萨德执政时期,这类事件从未真正走入司法程序。如今这道逮捕令突然浮出水面,时间点耐人寻味。
9月下旬,朱拉尼一直奔波在国际上,刚见了特朗普从美国归来,就在联合国大会上刷完新政府存在感,马上又要访俄。
而在这节骨眼上,阿萨德收到“法律信”,这怎么看都不像巧合。
这份通缉令当然不会真的让俄罗斯交出阿萨德。现实是,阿萨德自2024年年底流亡莫斯科后,就始终受到克里姆林宫的保护,而俄罗斯方面也早就明确表态:不会交人。
因为在普京眼里,阿萨德不是一个普通的政治人物,而是俄罗斯几十年来在中东布局中最重要的,交出阿萨德,不仅是承认俄罗斯选错了盟友,更是让其他盟友纷纷怀疑:下一个被抛弃的会不会是我?
但朱拉尼显然很清楚这一点,所以这道通缉令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要普京交人,而是要拿阿萨德做牌,给普京一个下马威,俄罗斯想要继续在叙利亚驻军,维持好军事基地和战略位置,那就要给朱拉尼一些适当的诚意。
阿萨德从去年底他被俄罗斯接走开始,朱拉尼政府就一再要求俄方引渡他回国受审。可俄方每次都拒绝。
在这种僵持中,最核心的利益其实不是阿萨德,而是俄罗斯在叙利亚的两大军事基地:塔尔图斯海军基地和赫梅米姆空军基地。
这两个基地是俄罗斯在中东和地中海地区为数不多的战略支点,尤其是塔尔图斯,是俄军在地中海沿岸唯一的深水港。没有它,俄罗斯的海军力量在这一地区基本瘫痪。
朱拉尼政府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早早就开始对这两个基地动手。
根据西方媒体早前的实地报道,朱拉尼政府派兵控制了通往塔尔图斯的道路,不仅要求俄方车辆报备,甚至拦截了数十辆俄军运输车,逼得它们原路返回赫梅米姆。这种做法虽然没有直接冲突,但已经足够让俄罗斯感受到压力。
换句话说,朱拉尼手里真正能打的两张牌,一张是“阿萨德”,一张是“军事基地”。前者是象征意义,后者才是现实利益。而朱拉尼的策略,就是用阿萨德这张虚牌,换取基地这张实牌上的更多谈判空间。
这种战略执行起来却非常考验胆识。因为你必须让对方相信你敢动真格,同时还得控制住局势不让它彻底失控。
如今来看,这种心理战,朱拉尼显然打得还不错。
阿萨德的命运,取决于克宫?对阿萨德来说,作为谈判的顶格要价,围绕更现实的利益逐步回退。如果双方最终达成的协议虽然不会包含引渡阿萨德,但如果能换来数十亿美元的经济让步,朱拉尼政府就已经赢了。
但如果普京真的把阿萨德交出去,不仅是对朱拉尼政府的巨大让步,更是对俄罗斯所有盟友的一次背叛。
普京多年来在国际上维持的“绝不抛弃盟友”形象,将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现在的问题就是:朱拉尼开出的条件,值不值得俄罗斯割肉。
据知情人士透露,今年1月俄罗斯副外长波格丹诺夫前往大马士革,与朱拉尼团队会谈三个小时,对方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勾销旧政府欠下的巨额贷款,二是归还流失到俄罗斯的叙利亚国有资产,三是——引渡阿萨德。
从实用角度看,前两个要求才是真正的核心。对叙利亚经济来说,数百亿美元的债务和资产损失才是压在新政府头上的大山。
普京当然不是吃素的,俄方当场否认他们手里藏有叙利亚国有资产,并坚决拒绝引渡阿萨德。但这场博弈并没有结束,反而因为朱拉尼即将访俄,再次进入关键时刻。
很多人可能以为,朱拉尼政府一直咬着阿萨德不放,是想要为过去的战争讨个说法。但现实是,朱拉尼团队比谁都清楚,想要俄罗斯交出阿萨德,几乎不可能。他们真正想赢的,并不是阿萨德,而是俄罗斯。
怎么赢?不是靠武力,而是靠谈判、靠施压、靠让俄罗斯意识到:如果不做出让步,他们可能会失去在叙利亚的全部利益。
他知道西方国家也不希望俄罗斯继续掌控叙利亚的军事基地。所以他借着西方的默许,在塔尔图斯和赫梅米姆施加实际控制,同时又对俄罗斯释放信号:条件可以谈,关键看你愿意出多大代价。
对俄罗斯来说,这场谈判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阿萨德不能交,军事基地不能丢,利益要保住,盟友要安抚。
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否则就可能失去全部。
参考资料:
58年来叙利亚政权领导人首次亮相联合国,沙拉何许人也?|国际人物
2025-09-26 19:52·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