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从基因层面来说,人的身体本来就不是为活这么久设计的。二十五到三十五岁算是黄金时期,那会儿身体状态最好,什么毛病都少。一过三十五,体能啊代谢啊都开始往下走,不是你这人不行,是基因觉得它的任务差不多完成了,后面就不太管你了。这时候健康风险也明显变高,女性生育更辛苦,男性更容易发福或者血压高。
加班熬夜
第二,对公司来说三十五岁以上的员工也有点尴尬。加班熬不动,病假可能变多,公司还得担着用人风险。而且这个岁数的人大多已经认清现实,不太吃大饼那一套了,没实际好处的事情,大家不会拼命往前冲。
上班
第三,再加上现在年轻人一茬一茬地毕业,便宜、听话、有干劲,公司当然更愿意用新人。除非你真是核心人物,要不然公司算算账,可能就觉得不划算了。
那怎么办?你得让自己有点别人拿不走的东西。以前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老师傅总要留一手,现在懂了,那是他们安身立命的资本。在企业里也一样,你的握点实在的东西,比如核心客户、特殊手艺、别人搞不定的渠道。有了这些,你才有底气。
企业博弈
可能有人觉得这样是不是太精明,但现实就是这样。我有个朋友在大厂做外包测试,他说每年过年都要少几个老同事。他能留下来,全靠他负责那块业务的数据和材料只有他搞得明白。公司总催他带新人,他天天压力大得睡不着,但也清楚,要是真全交出去,自己离走人也不远了。
所以,别光埋头干活,也得想想怎么让自己变得难以替代。这不是耍心机,而是成年人该有的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