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这人真讨厌!”——然后我默默记下了他的优点

今天突然看到一句话——“跟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能学到更多”,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感觉这句话很有道理。我大学暑假的时候,为了

今天突然看到一句话——“跟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能学到更多”,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感觉这句话很有道理。

我大学暑假的时候,为了熟练运用一下自己在学校所学的技能,去了我哥同学A的公司实习。

说实话,我并不喜欢A,从形象气质到谈吐,都不喜欢,再加上他挺抠门儿,就更不喜欢了。

但是,从他身上我学会了一种让我受益终生的品质——自学。

A虽然是初中毕业,但自学了多款设计软件,还仿造了很多产品。

如果他想仿造一款产品,都是先将产品买回来,然后拆卸,接着测绘、加工制造,最后就能自己量产,这让我非常佩服。

A经常会告诫我要多学习,现在网络上什么都可以搜到,想学就可以学成,虽然我不喜欢他,但感觉他说得蛮对。

于是在A的公司实习期间,我也从网上看了很多设计软件的教程,自学了多款设计软件,为我以后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觉得,在A的公司学习期间,最大的收获不是我学会了多少技能,而是培养了我自学的习惯。而且,是没有门槛的自学习惯。

在我原来的观念里,学习一门课程或技能,是需要门槛的,非专业人士几乎不太可能。

但从A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没有任何基础,没有学历的人都可以自学各种技能课程,他懂得知识甚至比很多重点大学毕业生都要多,这完全冲击了我固有的价值观。

从此之后,我在工作中遇到任何不懂的知识,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学,而不是知难而退。

现在网络那么发达,想要学习的东西几乎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等你认认真真去学习一番,才发现也不过如此,学习起来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大学毕业后,我到第一家公司实习,又遇到了不喜欢的领导。

直属领导B不仅是我们部门的负责人,同时还是公司的副总经理。

虽然他是我的直属领导,但平时事务比较多。因为我们不在一个办公室,所以每天早会交代工作只见一面,交情也比较浅。

我不喜欢他,也能感觉到他不喜欢我,仅仅是为了工作勉强共事而已。

为什么我们彼此不喜欢呢?这个问题我也仔细考虑过,最后的结论就是我们彼此性格的原因。

我是属于那种平时话不多的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高冷”。

而领导B跟我差不多,话也很少,也表现的很高冷,两个人都高冷,交流起来难免会有些问题。

比如我问他一些问题的时候,他说得很少,我就没听明白,我不明白,就继续问他,他就感觉不耐烦,他不耐烦,我也就不耐烦。再加上彼此交流的不多,隔阂就产生了。

为什么我会得出如此结论呢?因为其他几个能说会道的人看起来就跟他关系不错,比如当时公司有几个能说会道的销售和文员就跟他关系不错。

虽然我不喜欢他,但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一个重要的品质,我暂且称这个品质为淡定。我属于那种快人快语的人,尤其是在跟人交流的时候,脑子反应比较慢,想到什么就会说什么,往往都是对方一言,我一语,也就是人称的“说话不经过大脑”。

如果平时闲聊天,这样的交流方式没啥问题。

但如果两个人有冲突的时候,这样很容易吃亏,因为你说出去的话往往没有经过思考,可能本来道理在你这边,但因为你急于表达,可能都不知道在说什么,最后可能会被人认为是不讲道理。况且,人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很难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

但从领导B身上,你永远看到的只有淡定。

当别人跟他交流的时候,无论是闲聊还是带有目的性的谈判,他都是先淡定听你说,从来不插嘴。这一点我以前根本做不到,别人说的时候我总是附和或者表达自己观点,但他从来就是淡淡地听对方说。最关键的是,当对方说完,他要静静地思考几秒钟甚至十几秒钟,然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

我观察过多次,他每次跟人谈话都是这样。静静的听别人说,从不打断,别人说完还能静静地思考,然后输出自己的观点,所以他处理任何事情都是井井有条,也几乎从来不会跟同事发生矛盾。

跟任何人交流的时候不插话,输出自己观点之前仔细思考一番,这一点还是非常值得学习的。于是我也开始学习他的这种交流方式,自此之后感觉我的人际关系也比之前好多了。

后来跳槽到另外一家公司,巧合地是,直属领导C居然也是这种交流方式,我们非常合拍,合作也不错。

后来我就反思,为什么遇到的两个领导都是这种交流方式呢?

或许人家能当上领导就是因为拥有这种特殊的品质(至少是之一),优秀的人都有同样的品质吧。

你看,虽然我本人并不喜欢领导C,但我还是从他身上学习到了非常重要的优秀品质并让我在下一份工作中如鱼得水。

其实大部分人对于自己不喜欢人,经常会放大对方的缺点,从来不会看到对方优秀的品质,而自己最终也不会有任何成长。

无论你喜不喜欢对方,就像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里说的“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之上; 我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别人的「错」与「不好」之上;若是我有空闲的注意力,可以去看看哪些人哪儿做对了?哪儿做得很好?以便我能吸收经验,获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