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马斯克“无性生活”引热议,男女性行为健康差异有新解

你是否听说过“一滴精,十滴血”的说法?在中国古代,无论是道家高人、医家圣手,还是儒家学者,都曾提出一个看似矛盾的观点:适

你是否听说过“一滴精,十滴血”的说法?在中国古代,无论是道家高人、医家圣手,还是儒家学者,都曾提出一个看似矛盾的观点:适度减少性生活,反而能让人精力充沛、延年益寿。

从《黄帝内经》的“精为身之本”,到孙思邈的“年二十者,四日一泄”,再到道家“还精补脑”的秘术,古人究竟发现了什么?禁欲真的能让人更强大吗? 还是说,这背后隐藏着一套被现代人遗忘的“性能量管理”智慧?今天,我们就从古籍记载和科学视角出发,揭开中国古代“节欲养生”的真相——为什么减少性生活会与精力旺盛挂钩?现代科学又如何看待这些理论?

马斯克叹息背后的禁欲效应:高能量者正在重新定义睾酮的价值

2022年7月,埃隆·马斯克在推特上坦言自己"多年缺乏性生活",引发公众对欲望管理的讨论。事实上,从传统养生到现代竞技体育,"固精"(Semen Retention)的理念跨越时空:拳王张志磊赛前三个月远离女色以保持爆发力,泰森为夺冠曾五年克制欲望,大卫·海耶甚至会在梦中拒绝诱惑以守护腿部力量。李小龙视其为身心平衡的密钥,乔布斯则通过"不射精法"保存精力专注创新。

这一理念植根于东西方文化:道家强调纵欲损伤精气神,《黄帝内经》奠定"肾精为先天之本"的医学基础,孙思邈等医家倡导节欲保精。

现代研究虽无直接证据,却提供线索——韩国太监研究揭示阉割群体比普通男性多活13年,而《Andrology》期刊指出睾酮水平与寿命呈U型曲线关系:过高或过低的雄激素均不利于长寿,适度水平(300-1000ng/dL)最理想。

研究聚焦于朝鲜王朝太监的寿命年限,通过分析《杨氏家谱》中81名太监的记录发现,他们的平均寿命为70.0±1.76岁,年龄范围在27到109岁之间,其中有3人是百岁老人,其百岁老人 发生率至少是现代发达国家的130倍;而同期相似社会地位的非太监男性,如Mok(목)、Shin(신)、Seo(서)家族成员,平均寿命仅在50.9到55.6岁之间,显著低于太监2。

研究还指出,多数太监并非一直居住在宫殿内,而国王和男性皇室成员虽终生在宫中,平均寿命却分别为47.0±3.21岁和45.0±2.79岁,这排除了居住环境对太监长寿的主要影响,进而支持了男性性激素会缩短男性寿命以及人类长寿与繁殖之间可能存在权衡的观点,相关家谱记录的有效性也通过与《朝鲜王朝实录》和《承政院日记》的交叉参考得到了证实2。

无论是泰森反思"征服女性实为付出而非获得",还是史蒂夫·乔布斯将性能量转化为创造力,抑或运动员们为巅峰状态制定的禁欲计划,都指向同一内核:欲望管理并非压抑天性,而是对生命能量的战略分配。正如英国生物银行研究提示,平衡的激素水平或许正是解开男性健康长寿的密钥之一

当马斯克们警惕性耗能时,科学却在警告女性:少于每周1次,死亡风险陡增70%"

女性和男性却存在明显的差异。研究显示,对于20至59岁的女性,每周性行为少于一次(每年少于52次)的女性在五年内全因死亡率比每周超过一次的女性高出70%。这一结论基于美国疾控中心(CDC)大型数据库的分析,涉及14,542名成年人的抑郁、肥胖、种族和性活动数据。

进一步研究还揭示了性别差异:抑郁男性若性频率过低,早逝风险翻倍;而无论男女,每周至少一次性生活(年约52次以上)均显著降低死亡率。健康机制包括:性行为能短暂提升心率和血压,但长期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心脏病风险;它释放内啡肽、催产素和多巴胺等“快乐激素”,缓解焦虑和抑郁,同时提升免疫球蛋白A水平,增强免疫力,如宾夕法尼亚威尔克斯大学研究所示——每周1-2次性生活者免疫防御更强2。

此外,牛津大学研究指出,50岁以上保持规律性生活者认知功能(如语言流畅和空间能力)更优,可能延缓老年痴呆。然而,过度性行为(如每天一次以上)反增早逝风险,中国研究强调理想频率为每周1-2次(年50-100次),避免心脏负荷过重。实际例证如意大利Acciaroli长寿村,居民高寿部分归因于活跃性生活;105岁的Madeleine奶奶虽经历人生坎坷,但规律性生活和积极心态助她保持活力。

适度性生活是综合健康行为之一,结合卫生、环境和安全措施(如清洁、避孕和避免特殊时期),能提升整体寿命和生活质量

从禁欲红利到适度欢愉的科学平衡

既往研究证实,性活动与健康及寿命的关系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影响机制和理想频率需从生理、心理及社会文化等多维度综合评估。

对于男性而言,适度控制性活动可能带来潜在健康收益。历史案例显示,朝鲜王朝太监因缺乏性激素而平均寿命显著长于同期男性,现代研究也提示睾酮水平与寿命呈U型曲线关系——过高或过低的雄激素均不利健康,而运动员和企业家通过禁欲提升竞技状态或创造力的实践,进一步印证了能量管理的生物学逻辑。

相比之下,女性健康获益于规律但不过度的性活动:大型流行病学数据显示,20-59岁女性每周1-2次性生活可使五年内全因死亡风险降低70%,其机制涉及心血管功能改善、压力激素调节、免疫增强及认知保护等多重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两性研究均强调"适度"的关键性——男性需平衡激素水平以避免极端状态,女性则应避免高频性行为带来的心血管负荷。这些发现提示,性健康管理应个体化,需结合年龄、生理状态及文化背景,其本质是通过科学调节生命能量的分配,实现健康效益的最大化。

结语

中国古代的“一滴精,十滴血”之说,虽带有朴素的生命观,却暗合现代科学对性能量管理的部分发现——无论是男性通过适度禁欲提升睾酮水平与竞技状态,还是女性借助规律性活动激活免疫与心血管保护机制,本质上都指向同一命题:人体是一套精密的能量分配系统,而性行为只是其中一环。

从朝鲜太监的长寿之谜到现代运动员的赛前禁欲,从道家“还精补脑”的玄思到《黄帝内经》“欲不可纵”的告诫,东西方智慧在“适度”二字上殊途同归。男性需警惕过度消耗对激素平衡的破坏,女性则可通过规律互动激活健康增益,但两者皆需避免极端——禁欲未必成仙,纵欲亦非逍遥,真正的养生之道,或许在于倾听身体信号,在节制与释放间找到动态平衡。

当代科学正在重新解码这些古老经验的生物学逻辑:性不仅是繁衍与快感的载体,更是牵动激素、免疫、神经系统的生命调节器。与其纠结于频率的绝对数字,不如将性生活视为健康生态的一部分——如同饮食需营养均衡,运动需张弛有度,性的管理亦需因人、因时、因势而异。

最终,答案或许藏于《礼记》那句“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深意中:承认欲望,方能用好欲望;理解能量,才能驾驭能量。在这条亘古的探索之路上,科学与传统的对话,终将帮助我们更智慧地安顿身心。

参考文献

1.Wang L, Yin H, Gu W. Testosterone and lifespan in males: At the right time and the right level. Andrologia. 2022 Dec;54(11):e14630. doi: 10.1111/and.14630. Epub 2022 Nov 24. PMID: 36424675.

2.https://www.radiofrance.fr/francebleu/podcasts/l-info-d-ici-ici-armorique/mon-conseil-c-est-faire-beaucoup-l-amour-madeleine-la-doyenne-d-un-ehpad-de-fougeres-fete-ses-105-ans-4683470

来源:医学论坛网

编辑:常寂光

审核:梨九

排版:蓝桉

封面图源:Scientific Ameri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