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下午,WTT横滨冠军赛女单决赛那场国乒内战,算得上写进乒坛历史了。世界排名第三的陈幸同,以4-2(6-11、1

8月11日下午,WTT横滨冠军赛女单决赛那场国乒内战,算得上写进乒坛历史了。世界排名第三的陈幸同,以4-2(6-11、11-8、11-3、11-5、6-11、11-5)战胜世界第一的孙颖莎,职业生涯头一回拿到WTT冠军赛女单冠军。这场胜利不光终结了孙颖莎本赛季WTT赛事97%的高胜率,更像是一次超越输赢的精神胜利。

首局孙颖莎11-6打得很快,可陈幸同随后的战术调整能力真让人佩服。她用勾手发球制造旋转,让孙颖莎接发球失误明显多了起来。从第二局开始,她把马琳教练重点练的“正手短球+反手劈长”这套战术用得特别到位,不光好几次靠发球直接得分,还把对手的节奏全打乱了。相持的时候,她又灵活用了“快带中路+变线突袭”的法子,彻底破了孙颖莎习惯的斜线进攻节奏。

这战术上的突破,其实是2025年她系统改技术的结果。她专门加强了反手和前三板控制,以前那种单一的“防守反击”打法,慢慢变成了攻守都稳的“六边形战士”。马琳说:“她把训练里的战术执行,实实在在变成了赛场上的掌控力。”

这次比赛,就像陈幸同心理成长的缩影。1/4决赛对早田希娜,她0-2落后时,硬是凭着一股韧劲连追四局翻盘。半决赛碰王艺迪的强力弧圈,她局间休息赶紧调整心态,最后4-1赢了晋级。

到了决赛,她这股心理韧劲更厉害了。孙颖莎第五局11-6扳回一局,陈幸同硬是靠及时的战术调整和稳住的心态,在决胜局把击球稳定性保持得很好,最后11-5拿下了。
夺冠后她发的社交媒体,网上讨论得特别热闹。她在里面两次提到孙颖莎,说“能站在莎莎对面已是莫大荣幸”,还说胜利要感谢团队支持和对手激励。这态度,跟当天男单决赛张本智和形成了鲜明对比。张本智和第六局申请医疗暂停引了争议,赛后又脱衣庆祝,那天日本选手因为有争议的举动闹得舆论纷纷,而陈幸同一句“我们一起加油”,展现了另一种竞技态度。


她这份谦逊不是装的。半决赛赢了,她说多亏“团队支持”;决赛前,直言“莎莎实力更强”;就算拿了冠军,还说“我们从小一起练,输赢就差一点点”。这想法,跟刘国梁“乒乓球是修行”的说法特别合,也透着中国乒乓球队“赢了不狂,输了不馁”的老传统。

在女乒新生代冒尖的时候,28岁才夺冠挺不容易的。孙颖莎、王曼昱这些年轻选手已经挑大梁了,陈幸同花了三年,从“技术全但没杀招”变成了“攻守都厉害的战术高手”。现在大家都追流量,她却把97%的时间用来抠技术细节,这种坚持挺能给人启发的。

教练组的针对性指导也帮了大忙。马琳专门给她设计了练发球和相持的方案,国际乒联的技术分析师都说:“她反手拧拉的质量现在能排世界前三,这全是一天天重复练出来的。”
颁奖时音乐响起,陈幸同举着奖杯跟观众打招呼,一个劲说胜利要感谢团队。就像刘国梁说的:“顶尖运动员的魅力,不光看拿了多少奖牌,更看怎么对待背后的付出和相遇。”陈幸同的故事其实在说:真正的冠军,永远在跟自己较劲、不断进步的路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