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他执意花15万买烂尾楼顶层,同事天天嘲笑,25年后他们傻眼了
......
「你疯了吧?花15万买个烂尾楼?」
张明华的声音在办公室里格外刺耳。
刘建国坐在工位上,手里握着那份房屋买卖合同,上面清清楚楚写着「烂尾楼32层」几个字。
同事们围成一圈,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不可思议。
「老刘,你这是被人忽悠了吧?」
财务科的老王摇着头,「15万买个烂尾楼顶层,这不是拿钱打水漂吗?」
刘建国抬起头,眼中闪着一种别人看不懂的坚定。
「你们不懂,这楼的位置好,迟早会有人接盘。」
没有人知道,这个在国企上班的普通会计,会在25年后成为整个单位羡慕的对象。
更没有人知道,当年嘲笑他的那些同事,会在多年后为自己的短视付出怎样的代价。
那是2000年的春天,整个城市都在大搞建设,到处都是工地的轰鸣声。
而那栋32层的烂尾楼,就像一个巨大的伤疤,矗立在城市的中心地带......
01
2000年的春天,刘建国还是市财政局的一名普通会计。
每个月拿着固定的1200块工资,日子过得平平淡淡。
那天下午,他路过市中心那栋烂尾楼时,看到门口贴着一张转让告示。
「现有烂尾楼32层出售,面积120平方米,售价15万元,有意者联系王老板。」
刘建国停下脚步,仔细打量着这栋楼。
这栋楼建到一半就停工了,开发商跑路了,留下了这个32层的烂尾楼。
楼体结构已经完工,但内部装修一点都没有,电梯也没装。
「老刘,你看什么呢?」
同事张明华从后面走过来,顺着刘建国的视线看过去。
「这烂尾楼要卖。」
刘建国指着告示说道。
张明华撇了撇嘴:「谁这么傻会买烂尾楼?买了也没法住,纯粹是浪费钱。」
但刘建国却陷入了沉思。
他想起前段时间在报纸上看到的消息,说政府要在这片区域建设商业中心,还要修地铁。
「明华,你说这楼的位置怎么样?」
「位置?」
张明华嗤笑道,「位置再好有什么用?这楼都烂尾三年了,谁知道什么时候能复工?说不定永远都是个烂尾楼。」
刘建国没有说话,默默地记下了王老板的电话。
当天晚上,刘建国给王老板打了电话。
「王老板,您好,我看到您的转让告示了。」
「哦,你是想买32层那套?」
王老板的声音听起来很疲惫,「小伙子,我实话告诉你,这楼已经烂尾三年了,什么时候复工谁也不知道。」
「我知道,但我还是想看看。」
「好吧,明天下午我带你去看看。但我丑话说在前头,这楼现在就是个毛坯房,连电梯都没有,要爬32层楼。」
第二天下午,刘建国跟着王老板爬上了32层。
一路爬得气喘吁吁,腿都快软了。
但当他站在32层往外看的时候,整个城市的景色尽收眼底。
「这视野确实不错。」
刘建国感叹道。
王老板苦笑:「视野再好有什么用?这楼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复工,买了也是个摆设。」
「王老板,您为什么要卖这套房?」
王老板叹了口气:「我当初也是糊涂,听开发商忽悠,交了15万定金买了这套房。结果开发商跑路了,这钱就打水漂了。现在家里急着用钱,只能把这套房转让出去,能收回多少是多少。」
「15万,不讲价?」
「不讲价。」
王老板摇头,「这个价钱已经是我的底线了。」
刘建国看着窗外的景色,心中有了决定。
「王老板,我要了。」
王老板愣了一下:「你确定?这可是烂尾楼,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住人。」
「我确定。」
回到单位后,刘建国的决定很快传开了。
财务科的老王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老刘,你疯了?花15万买个烂尾楼?这不是拿钱打水漂吗?」
张明华更是不客气:「老刘,你是不是被人骗了?15万在郊区能买一套现房,你买个烂尾楼干什么?」
「就是啊,老刘。」
人事科的小李也加入了劝说,「烂尾楼什么时候能复工都不知道,说不定永远都是个摆设。」
刘建国解释道:「我觉得这个位置将来肯定有价值。政府不是要在这里建商业中心吗?」
「商业中心?」
张明华嗤笑,「那都是规划,规划能当饭吃?再说了,就算建商业中心,你那烂尾楼也不一定能复工。」
老王摇头:「老刘啊,你这想法太天真了。做投资要看实际的,不能光靠想象。」
「老刘,你还是再考虑考虑吧。」
办公室主任也劝道,「15万不是小数目,你一年工资才多少?」
但刘建国心意已决。
他把家里的所有积蓄加起来,正好15万。
这15万是他和妻子十年的积蓄,本来是准备给儿子将来上大学用的。
「建国,你真的要买那个烂尾楼?」
妻子李春花有些担心,「咱家就这点钱,要是打水漂了怎么办?」
「春花,你相信我。」
刘建国握着妻子的手,「我觉得这个投资肯定不会错。」
「可是大家都说你疯了。」
「让他们说去吧。」
刘建国的语气很坚定,「我相信自己的判断。」
一个星期后,刘建国和王老板办理了过户手续。
当他拿到那张房产证的时候,手都在微微颤抖。
房产证上写着他的名字,还有「32层」几个字。
「老刘,这房子现在就是你的了。」
王老板拍了拍刘建国的肩膀,「希望你的运气比我好。」
02
消息传得比刘建国想象的还要快。
第二天一早,整个财政局都知道了老刘花15万买烂尾楼的事。
张明华在办公室里大声嚷嚷:「你们知道吗?老刘真的买了那个烂尾楼!15万啊!」
「真买了?」
老王瞪大了眼睛,「他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我早说他疯了,15万买个烂尾楼,这不是拿钱打水漂吗?」
张明华摇头叹息,「老刘平时看起来挺精明的,怎么做这种糊涂事?」
很快,整个办公楼都在议论这件事。
人事科的小李说:「老刘这是走火入魔了,15万买个不能住的房子。」
后勤科的老张更是直接:「老刘就是被人忽悠了,肯定是那个王老板编了什么故事骗他。」
「我听说那个烂尾楼连电梯都没有,32层啊,爬上去腿都要断了。」
「就算将来复工了,光装修费就得十几万,加起来得30万,在郊区都能买别墅了。」
午饭的时候,嘲笑声达到了高潮。
「老刘,今天去看你的楼王了吗?」
张明华端着饭盒走过来,语气中满是调侃。
「32层的空中别墅,可惜没电梯,哈哈。」
小李也跟着起哄。
刘建国默默地吃着饭,没有理会这些嘲笑。
老王故作关心地说:「老刘,你后悔了吗?15万可不是小数目。」
「我不后悔。」
刘建国抬起头,看着大家,「我觉得这个投资是对的。」
「还投资呢?」
张明华撇嘴,「老刘,你这不是投资,这是投机,是赌博!」
「就是啊,老刘。」
办公室主任也说道,「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
消息很快传到了刘建国的老家。
老母亲在电话里哭了:「建国啊,你怎么能做这种糊涂事?15万啊,那是你们十年的积蓄!」
「妈,您别哭,我不会做亏本买卖的。」
「亏本买卖?」
母亲的声音更急了,「你买的是烂尾楼啊!连住都不能住!」
大哥也打电话过来:「建国,你是不是在城里待傻了?花15万买个烂尾楼,这不是有病吗?」
「大哥,我觉得这个位置将来肯定会升值。」
「升值?一个烂尾楼能升什么值?」
大哥的声音充满了不解,「建国,你赶紧想办法退了吧,能退多少是多少。」
类似的电话一个接一个。
每个亲戚都在劝他退房,每个人都觉得他疯了。
村里的消息传得更快。
很快就有人编起了段子:「听说刘建国在城里发达了,买了32层的高楼!什么高楼?烂尾楼!」
「刘建国现在是城里的楼主了,就是楼烂了点。」
「15万买个不能住的房子,这脑子是被门挤了。」
单位里的嘲笑声也在继续。
有人给刘建国起了外号「楼主」。
「楼主,今天去巡视你的楼盘了吗?」
「楼主,你那32层的豪宅什么时候请我们去参观?」
「楼主,爬32层楼锻炼身体,比健身房省钱。」
最恶毒的是张明华:「我看老刘的楼最值钱的就是那些钢筋水泥,说不定还能当废品卖。」
刘建国每天都要承受这些嘲笑,但他从来不反驳。
只是默默地做着自己的工作,偶尔会去看看那栋烂尾楼。
每次路过,他都会停下来看一眼。
楼还是那个楼,灰蒙蒙的,像个巨大的石碑。
但刘建国总觉得,这栋楼有着别人看不到的价值。
春节回家的时候,刘建国在村里的日子更加难熬。
每个人见到他都要问起烂尾楼的事。
「建国啊,听说你在城里买房了?」
邻居张大妈好奇地问道。
「是的,张大妈。」
「多大的房子啊?在哪个小区?」
「120平,32层。」
「32层?」
张大妈瞪大了眼睛,「那得多高啊?有电梯吗?」
「暂时还没有。」
「没电梯?那你怎么上去?」
「爬楼梯。」
张大妈的表情瞬间变得复杂:「建国啊,你是不是被人骗了?」
亲戚们私下里议论纷纷。
「这孩子在城里是不是被洗脑了?」
「15万买个烂尾楼,这不是傻吗?」
「他老婆也真是的,怎么不拦着点?」
「我看他是被城里的骗子给忽悠了。」
大年三十的晚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
大哥忍不住又提起了烂尾楼的事。
「建国,你那个楼到底是怎么回事?」
「就是一套房子,只是还没装修完。」
「没装修完?」
二哥皱眉道,「那你买来干什么?」
「等装修完了就能住了。」
「什么时候装修完?」
「不知道,可能还要等几年。」
餐桌上一片沉默。
最后还是老父亲开口:「建国啊,如果真的觉得不对,就想办法退了吧。咱家这15万来得不容易。」
「爸,我不会退的。」
刘建国的语气很坚定,「我相信这个投资是对的。」
那个春节,刘建国过得格外煎熬。
每天都有人来问他烂尾楼的事,每个人脸上都写着同样的表情:你疯了。
03
正月十五过后,刘建国回到了单位。
但嘲笑声依然没有停止。
「楼主回来了!」
张明华看到刘建国出现在办公室,立即大声喊道,「快告诉我们,你的楼盘在老家出名了吗?」
「老刘,听说你在老家也成了名人,烂尾楼大王!」
「大家快来看啊,我们的楼主回来了!」
刘建国默默地走到自己的工位,开始整理文件。
那年春天,非典疫情爆发,整个城市都笼罩在恐慌的气氛中。
房地产市场受到很大冲击,很多楼盘都停工了。
有同事开玩笑:「老刘,你那烂尾楼现在更加烂尾了。」
「这下好了,全城的楼都成烂尾楼了。」
「老刘真是有先见之明,提前买了烂尾楼。」
张明华更是恶毒:「我看老刘的楼就是个垃圾,连垃圾都不如,至少垃圾还能回收。」
那段时间,是刘建国人生中最艰难的日子。
疫情、嘲笑、质疑,所有的压力都压在他身上。
有好几次,刘建国真的想把楼卖掉算了。
他去房产中介询问,但得到的都是同样的回答。
「烂尾楼?没人要的。」
「先生,你这个真的不好卖。」
「要不你降价试试?10万?8万?甚至5万?」
刘建国每次从中介出来,脚步都格外沉重。
嘲笑声在他耳边此起彼伏,像潮水一样不断涌来。
「楼主,你那宝贝楼盘现在能卖几万?」
「听说你想卖,有人要吗?我出1万收个天台!」
「刘建国,你现在后悔了吧?早说让你不要买,你不听。」
张明华的话永远是最刺耳的:「我早说了,就是个烂尾楼,除了刘建国,谁会买这玩意儿?现在傻眼了吧!」
夜深人静的时候,刘建国躺在床上,听着妻子的叹息声,内心五味杂陈。
「建国,要不我们还是把楼卖了吧。」
妻子李春花轻声说道,「就算亏点钱,也比一直这样下去强。」
「春花,再等等。」
刘建国握着妻子的手,「我相信这个决定是对的。」
「可是儿子明年要上高中了,需要交择校费。」
「钱的事我来想办法。」
时间慢慢过去,到了2003年,情况开始有所好转。
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城市建设重新启动。
刘建国注意到,那片区域的建设规划又被提起了。
但同事们的嘲笑依然没有停止。
「老刘,你那楼现在怎么样了?还是那个鬼样子吗?」
「楼主,听说政府要搞建设了,你是不是又看到希望了?」
「老刘,你可别再做白日梦了,烂尾楼就是烂尾楼。」
张明华更是冷嘲热讽:「老刘这三年白受罪了,15万打水漂,到现在连个毛都没见着。」
但刘建国注意到,周围的环境确实在发生变化。
政府开始在那片区域修路,一些新的商业项目也开始规划。
最重要的是,地铁的消息越来越确定了。
那天,刘建国遇到了一个房地产中介。
「刘先生,听说您有一套32层的房子?」
刘建国的心跳加速:「是的,您知道?」
「最近有客户在打听那片区域的房子。」
中介说道,「虽然现在还是烂尾状态,但位置确实不错。」
「有人感兴趣?」
「是的,有个老板想投资。不过价格可能不高,您能接受多少?」
刘建国想了想:「20万。」
「20万?」
中介皱眉,「刘先生,这个价格可能有点高。毕竟还是烂尾楼。」
「那就算了。」
中介走后,刘建国的心情很复杂。
终于有人询问他的楼了,虽然还是觉得价格高,但至少证明他的投资方向是对的。
消息传到单位后,又引起了一阵议论。
「老刘,听说有人要买你的烂尾楼了?」
「真的假的?谁这么傻会要烂尾楼?」
张明华不屑地说:「肯定是假的,谁会买烂尾楼?除非脑子有病。」
「就算真有人要,能出几万?8万?6万?」
老王摇头:「我看还是卖了算了,能收回一点是一点。」
但刘建国这次很坚定,他决定等下去。
时间到了2005年,那片区域的建设明显加快了。
地铁开工了,周围的路网也完善了。
更重要的是,有消息说那栋烂尾楼可能要复工了。
刘建国每天下班后都会去那里转一转,观察着周围的变化。
楼还是那个楼,但周围的环境已经大不一样了。
原来的荒地变成了商业街,原来的小路变成了宽阔的马路。
最让刘建国兴奋的是,地铁站就在距离那栋楼不到500米的地方。
那天,又有人主动找到刘建国。
「刘先生,我想买您的那套房子。」
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说道。
「您出多少?」
「25万。」
25万!
比当初的买价高出10万!
刘建国的手开始颤抖,但他想起了这些年承受的嘲笑,想起了那些质疑的眼神。
「我需要考虑一下。」
「考虑什么?」
那个男人有些不解,「25万买一个烂尾楼,已经很高了。」
「我再想想。」
那个男人摇了摇头,留下联系方式就走了。
消息传到单位后,引起了轩然大波。
「什么?有人出25万买老刘的烂尾楼?」
「不可能吧?谁这么傻?」
张明华第一个跳出来质疑:「肯定是假的!25万买个烂尾楼,这人脑子有病吗?」
老王也觉得不可思议:「25万?这比老刘当初买的价格还高呢!」
但也有人开始羡慕:「如果是真的,老刘这运气也太好了。」
「是啊,15万买的,25万卖,净赚10万。」
刘建国面对这个出价,内心极度纠结。
25万对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净赚10万相当于他好几年的工资。
但他总觉得还可以再等等。
地铁还没通车,周围的商业配套还没完全建成。
等这些都完善了,这栋楼的价值肯定会更高。
最终,刘建国拒绝了25万的出价。
这个决定又引来了新一轮的嘲笑。
「刘建国飘了,25万都不卖,真以为自己是房地产大亨了?」
「贪心不足蛇吞象,小心最后一分钱都没有!」
张明华更是冷嘲热讽:「我看他是被10万块钱冲昏头脑了,25万不要,等着天上掉50万?」
「老刘现在是真的疯了,连25万都不要。」
「我看他迟早会后悔的,到时候连15万都卖不出去。
」 04
时间慢慢过去,到了2007年,那片区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地铁通车了,周围建起了大型商场,那栋烂尾楼也终于等来了新的开发商。
开发商宣布要重新开发这栋楼,改造成高端公寓。
消息一出,刘建国的电话就没断过。
各种中介、投资客、开发商都来询问他的那套房子。
出价也在不断攀升。
30万、35万、40万、45万。
每一次涨价,单位里的讨论就更加激烈。
「老刘这运气也太好了,连烂尾楼都能升值。」
「我们辛辛苦苦上班,还不如他一套房赚得多。」
张明华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从嘲笑变成了酸溜溜:「刘建国狗屎运,连烂尾楼都能赚钱。」
老王也开始羡慕:「早知道当年我也买一套,现在也发财了。」
「老刘真是有眼光,当年我们都笑话他,现在看来是我们错了。」
但也有人还在质疑:「45万?我不信!谁会花这么多钱买那破楼?」
「肯定是托儿,专门来抬价的。」
2008年,那栋楼终于开始复工了。
新的开发商投入了大量资金,要把这栋楼改造成豪华公寓。
刘建国的那套32层房子,因为楼层高、视野好,成了抢手货。
那天,开发商的人主动找到刘建国。
「刘先生,我们想收购您的房子。」
项目经理很客气地说道。
「您打算出多少?」
「60万。」
60万!
这个数字让刘建国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这比他当初的投资翻了4倍!
「我们可以现金交易,手续很快就能办完。」
项目经理继续说道。
刘建国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我需要考虑一下。」
「刘先生,60万已经是很高的价格了。」
项目经理有些意外,「您还想要多少?」
「我想想。」
消息传到单位后,整个财政局都炸了锅。
「60万?老刘的烂尾楼能卖60万?」
「这世界疯了吗?7年前15万买的,现在能卖60万?」
张明华嫉妒得发狂:「凭什么?凭什么他能赚这么多钱?我们辛苦工作一辈子都赚不了这么多!」
老王眼红得不行:「早知道当年我也买一套,现在也发财了!」
「老刘真是走了狗屎运!」
「运气好而已,换我们谁都行!」
但这一次,有个退休的老领导说了句公道话:「什么运气?老刘当年顶着所有人的嘲笑买了那套房,这是眼光,是勇气!」
这句话让很多人沉默了。
他们想起了当年自己是怎么嘲笑刘建国的,想起了那些刻薄的话语。
刘建国面对60万的出价,内心非常激动。
但他想起了这些年的坚持,想起了那些嘲笑和质疑。
他觉得还可以再等等。
楼还没完全装修完,地铁配套还没完全到位。
等这些都完善了,价格肯定还会更高。
最终,刘建国又一次拒绝了出价。
这个决定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刘建国疯了!60万都不卖!」
「他是不是觉得自己是李嘉诚了?」
张明华更是难以置信:「60万啊!他一辈子都赚不了这么多钱!」
「老刘这是被钱冲昏头脑了!」
但也有人开始反思:「也许老刘真的有他的道理。」
「是啊,当年我们都觉得他疯了,结果证明他是对的。」
2010年,那栋楼终于装修完工,正式对外销售。
刘建国的那套32层房子,因为位置最好,楼层最高,视野最佳,成了整个项目的标杆房源。
开发商给出的售价是每平方米8000元,120平方米就是96万。
这意味着刘建国的房子现在市值接近100万!
消息传开后,整个单位的人都傻眼了。
张明华坐在办公桌前,久久说不出话来。
他想起了当年自己是怎么嘲笑刘建国的,脸上火辣辣的。
老王更是后悔不已:「当年老刘买房的时候,我也有15万存款,如果我也买一套......」
「老刘现在是百万富翁了!」
「我们还在这里拿死工资,人家已经财务自由了!」
办公室里的气氛变得很微妙。
以前嘲笑刘建国的人,现在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那天,又有投资客找到刘建国。
「刘先生,我想买您的房子,我出120万。」
120万!
这个数字让刘建国彻底震惊了。
这比他当初的投资翻了8倍!
「您确定?」
刘建国有些不敢相信。
「确定。这个位置,这个楼层,这个价格很合理。」
投资客很认真地说道,「而且我可以全款,马上交易。」
刘建国的心跳得很快。
120万,这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数字。
但他想起了这十年来的坚持,想起了那些质疑和嘲笑。
「我考虑一下。」
「刘先生,机会难得。现在政策可能会变,房价也不一定一直涨。」
「我知道,但我还是想再等等。」
投资客摇了摇头:「那好吧,如果您想卖了,随时联系我。」
这次拒绝120万的消息传出去后,所有人都觉得刘建国疯了。
「120万都不卖?他到底想要多少?」
「老刘这是飘了,完全飘了!」
张明华酸溜溜地说:「有钱就了不起啊?120万都看不上?」
但办公室主任说了句话:「也许老刘真的看得比我们远。十年前我们都觉得他疯了,现在证明他是对的。」
这句话让很多人陷入了沉思。
05
时间到了2015年,那片区域已经成为了城市的新中心。
地铁四通八达,商业配套完善,高端写字楼林立。
刘建国的那栋楼,也从当年的烂尾楼变成了地标建筑。
32层的房子,现在的市价已经超过了200万。
刘建国每天路过那栋楼时,都会停下来看一眼。
从当年的烂尾楼到现在的地标,他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
单位里的同事们看他的眼神也完全不同了。
从当年的嘲笑变成了现在的敬佩。
「老刘真是有眼光啊。」
「当年我们都太短视了。」
张明华现在见到刘建国都有些不好意思:「老刘,当年我说话可能有些过分,你别往心里去。」
刘建国笑了笑:「都过去了,我们还是同事。」
老王更是后悔:「如果时光能倒流,我一定也买一套。」
「老刘,你现在准备什么时候卖?」
刘建国想了想:「再等等吧,我觉得还会涨。」
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
200万都不满足,这得多大的格局?
2016年,政府宣布在那片区域建设金融中心,刘建国的房子又迎来了新的升值机会。
各种投资机构、基金公司都来询问。
出价也越来越高。
250万、300万、350万。
每一次报价都让人瞠目结舌。
「老刘的房子现在是真正的摇钱树。」
「15万变300万,20倍的收益!」
「这比买股票厉害多了!」
张明华现在完全服了:「老刘,你是我见过最有眼光的人。」
「当年要是听你的,我们现在也发财了。」
刘建国依然很淡定:「运气好而已。」
「什么运气?这是眼光!这是坚持!」
办公室主任说道,「当年所有人都嘲笑你,只有你坚持下来了。」
但刘建国依然没有卖。
他觉得这片区域还有更大的潜力。
金融中心建成后,这里将成为整个城市的核心,房价肯定还会再涨。
2018年,那片区域被确定为国家级金融示范区。
刘建国的房子价值又翻了一倍。
现在市价已经超过了500万!
这个消息传出后,整个财政局都沸腾了。
「500万!老刘的房子值500万了!」
「15万变500万,这是什么概念?」
「老刘现在是真正的富翁了!」
张明华彻底服了:「老刘,你就是我们的偶像!」
「当年我们都是瞎子,只有你看得最清楚。」
连局长都专门找刘建国聊天:「老刘,你这投资眼光真是绝了。你有什么秘诀可以分享一下吗?」
刘建国谦虚地说:「没什么秘诀,就是相信这个城市会发展,相信好的位置一定有价值。」
「你当年是怎么想到买那套房的?」
「就觉得位置好,政府有规划,迟早会升值。」
局长感慨:「这就是格局!这就是眼光!我们都应该向你学习。」
06
2020年,疫情爆发,很多行业都受到冲击。
但那片金融区却逆势而上,成为了避险投资的首选地。
刘建国的房子价值再次攀升,市价达到了700万。
这个数字让所有人都震惊了。
20年时间,15万变700万,投资回报率接近50倍!
这已经不是运气可以解释的了,这是真正的投资传奇。
单位里的年轻人都把刘建国当成了偶像。
「刘老师,您能教教我们怎么投资吗?」
「刘老师,您觉得现在还有什么值得投资的?」
刘建国被年轻人围得有些不好意思:「我也没什么经验,就是当年运气好。」
「运气?这是眼光!这是坚持!」
张明华现在逢人就夸刘建国:「你们知道我们单位的老刘吗?真正的投资大师!当年15万买房,现在值700万!」
「我当年还嘲笑过他,现在想想真是太愚蠢了。」
连退休的老同事都专门来找刘建国取经:「老刘,你这眼光太厉害了!能不能教教我们?」
刘建国总是很谦虚:「我就是运气好,赶上了好时代。」
「什么运气?当年我们都有机会,但只有你敢买,只有你坚持下来了。」
那年年底,有个大型基金找到刘建国。
「刘先生,我们想收购您的房产,价格可以商量。」
基金经理很客气地说道。
「您打算出多少?」
「8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