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任华赢
反诈老陈一条质疑视频,炸出了直播带货江湖最不堪的暗疮。
8月21日,他在嘎子(谢孟伟)直播间下单的699元“酷派X60”手机,翻遍官网竟查无此机,直指虚假宣传。这场由消费者发起的打假行动,瞬间点燃舆论火药桶——当头部主播与国民品牌同时陷入“三无产品”疑云,直播电商的信任地基已在剧烈摇晃。
一句“正品无疑”的苍白辩驳叠加“蹭流量”的甩锅指控,非但未能灭火,反倒让网友翻出其“潘嘎之交”卖假酒、虚标手机价格的陈年旧账。消费者记忆从不健忘,五年内三次陷入售假争议的主播,信誉早已千疮百孔。更讽刺的是,当媒体接力调查发现各电商平台均无“酷派X60”销售记录时,品牌方的沉默如同默认。
舆论高压下,酷派客服的两次回应直接上演“教科书级打脸”。8月24日面对记者询问时闭口不言,隔日却改口称“确有该型号,因审核未完成暂未上架”。这波“先卖后审”的操作,彻底暴露行业潜规则——直播间成了新品测试场,消费者沦为付费小白鼠。当商品连基础备案信息都未公开就匆忙上架,所谓“正品”的法律定义被粗暴架空,品牌方对渠道的失控与管理漏洞昭然若揭。
这场闹剧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剖开直播带货的三大病灶。信息黑箱化:主播口播的“官网同款”“限量特供”无从验证;宣传虚假化:性能参数、折扣力度全靠演技支撑;品控空心化:品牌方对渠道商私发“直播间专供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据报告显示,直播购物投诉中“实物与宣传不符”占比高达62%,而维权成功率不足15%。当监管跟不上狂奔的行业速度,灰色地带便成了假货温床!
主播与品牌方互踢皮球的戏码该结束了法律层面,《电子商务法》《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早已明确:主播对带货商品真实性负责,品牌方需保障产品合法上市。嘎子若未尽审慎选品义务,涉嫌欺诈宣传;酷派纵容未备案商品流通,同样难逃责罚。而平台作为交易场域提供者,对主播资质审核流于形式、投诉机制形同虚设,正是乱象滋生的帮凶。
主播与品牌方互踢皮球的戏码该结束了,而止血的关键在于建立阳光化机制。对主播,强制公开选品流程与质检报告,头部主播应设立独立品控团队;对品牌,建立直播间商品备案专线,新品未完成审核禁止上架;对平台,推行“溯源二维码”系统,扫码即可查验证书、渠道、售后信息;对监管,将直播间视为独立销售渠道,要求完整留存宣传录像作为维权证据。
老陈的699元维权,买到的或许是一部问题手机,却为亿万消费者换来一堂昂贵的警示课:当直播间还在用“全网最低价”“内部渠道”的话术收割流量,行业的信任余额早已告急。直播电商的下一程,没有哪个玩家能靠甩锅独善其身。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票的时代,谁把用户当韭菜,谁终将被流量反噬。这场闹剧落幕时我们终将明白:能托起万亿市场的,从来不是演技与套路,而是对规则与生命力的敬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