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20万吨碳换2万吨油:京津冀最大CCUS项目如何点“碳”成金

2025年9月11日,华北油田八里西潜山CCUS先导试验基地显示,液态二氧化碳正以平均每小时25吨的注入量持续注入地下。

2025年9月11日,华北油田八里西潜山CCUS先导试验基地显示,液态二氧化碳正以平均每小时25吨的注入量持续注入地下。这些来源于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如今成为驱动原油生产的宝贵资源。

截至2025年8月,该项目已累计注入二氧化碳25.5万吨,累计增油2.5万吨,成为京津冀地区规模最大的碳驱油碳埋存项目,为传统油气田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创新路径。

在华北平原深处,一场将工业废气变为采油助力的绿色变革正在加速推进。

01 老油藏新难题:开发后期遇瓶颈

华北油田八里西潜山油藏已经开发了40余年,面临着绝大多数老油田的共同困境:油藏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依靠传统开采方式很难驱出地层中的剩余油。

潜山油藏曾是华北油田的主力油藏,但经过数十年的开采,剩余石油主要分布在潜山高部位的裂缝系统及水驱后岩块系统中。

常规注水开发手段此时已经难以有效动用这些“沉睡”的石油资源。

更严峻的是,国内外类似油藏的CCUS成功经验十分有限,华北油田需要攻克关键技术难题。面对这些挑战,华北油田于2021年启动可行性研究,2022年11月正式注气,将八里西潜山CCUS项目列为中国石油“四大六小”CCUS重点工程之一。

02 技术突破: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创新

华北油田加强CCUS产业顶层设计,着力构建集二氧化碳捕集、管输、埋存和驱油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技术体系。

面对技术空白,油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创新联合体为主体,推动CCUS全产业链技术提升。技术人员持续深化二氧化碳混相重力驱与埋存机理研究,强化CCUS注采参数优化及埋存模拟研究,形成了以立体井网、变速注气等为核心的技术政策。

针对潜山油藏特点,华北油田探索形成了“腰注顶采”、“单井吞吐”等创新注气模式,使驱油效率较常规注气重力驱提高20%。

项目还配套建设了完整的“注-采-回”地面工程体系:新建地面先导试验站1座、计量站1座,铺设注气、集输管道21千米,实现从注入到回收的全周期循环。

03 双重效益:增油与减碳并行

CCUS技术为华北油田带来了双重效益:一方面显著提高了石油采收率,另一方面实现了二氧化碳的大规模封存。

在提高采收率方面,八里西潜山CCUS项目在方案设计周期内将实现累计增油超300万吨、油藏采收率提高27%。

在碳减排方面,项目全周期可实现碳埋存800余万吨,减排效果相当于植树7000万棵。截至2025年6月,项目已累计注入二氧化碳超20万吨。

项目所在地依托钢铁、化工产业集群优势,形成了碳源捕集与封存利用协同效应,不仅有助于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还可将二氧化碳循环利用,转化为助力原油生产的驱油剂。

巴彦油田CCUS项目作为华北油田另一重要基地,创下国内液态二氧化碳注入最深、注入剖面最深等多项纪录。2025年以来,巴彦油田3个先导试验区CCUS注气量已突破7万吨。

华北油田CCUS项目的实践表明,传统能源与绿色技术融合能迸发出惊人能量。八里西潜山项目不仅盘活难以动用的石油资源,更探索出一条“黑色黄金”与“绿色未来”共生的新路径。

随着CCUS技术不断成熟和规模化应用,老油田正迎来绿色转型的重要机遇,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

未来,华北油田计划将CCUS技术在冀中地区中小潜山群和低渗透砂岩油藏中进行推广,为石油石化企业增油增效降碳、绿色转型起到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