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样一篇文章,我有点杞人忧天了,首先,我跟掌门人家非亲非故,传承阿汤不是我的使命;其次,我不是授权老师,把阿汤原汁原味地传下去也不是我的本分。
可是,作为一名热爱阿汤的练习者,或者说从阿汤练习中收获了益处的练习者,我这次就是想僭越,谈谈自己的想法。
前不久,跟一位汤友闲聊时,她提到,但凡是传统、经典的练习,到最后多半都会在世界上消亡,就像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正在被现代社会越来越快的速度吞噬着。
以她熟悉的普拉提为例,现代人鲜少知道传统普拉提的存在,更多人接触到的不过是速成培训下的普拉提,殊不知它的源头——传统普拉提的益处更是数不胜数。
那位汤友还学习禅修,她记得禅修老师说过,原始佛法的教法在这个世界上再有300年就会完全灭亡,剩存于世的就是一些似是而非的空壳而以,这些空壳只能迷惑人却没有任何真实的价值,这是很让人心痛的事。
汤友认为,学习传承的大环境已经不在了。以前的师徒传承,尊重规矩和传承,要求严格,都是很自然的事,而现在成了稀缺,就好像森林没了,珍惜动物自然会灭绝,都是一样的道理。
“我眼见的禅修和普拉提这两样,传统教法的退化速度比森林还快,经过一个十年就已经面目全非,这是大趋势,非人力能挽回。”她的言语中透露着惋惜。
这种惋惜也同样存在于我们相识的阿汤练习之中。她看到了老师在教学中的某种使命感,也见证了现代社会下,练习者在学习传统阿汤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比如学生可能不愿意守规矩,更别说对老师惟命是从,有时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更有甚者,还可能出言不逊顶撞老师,抑或是抱着我消费办卡,便是客户、是上帝的心态。
或许,她正在练习的传统阿汤,也难逃面目全非的厄运。不过,她很感激遇到自己的阿汤老师。
“老师发布的小视频里,若是只写mysore早课,我可能还不会来,那时我上过几节阿汤口令课,压根不知道mysore是啥。我看中的就是从周一到周六,天天能上,有种可以吃大餐的感觉,还能督促我早起,练习完一整天的状态都会很好。”
跟这位汤友相比,我倒是持有相对乐观的态度,我觉得有价值的东西一定会传承下去,特别是对人有益的方法。虽然对它的认可并非源自大众,但它的生命力一定是旺盛的,会在一小撮人群中,继续发扬光大。
体验过传统mysore教室后,我感觉那种氛围特别像回到小时候的学校,就是在练习中,要听老师的话,不能随心所欲地瞎做,更不要跟老师对着干。
也许有人会跳出来说,这样的教室是在给学生洗脑。对此,我不敢苟同。尊师重道,有错吗?让自己变得谦卑,不好吗?
我们作为练习者,只是在学习体式中,把老师的话记在心里,呈现在垫子上。这样又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呢?
到最后,我们可能会收获健康的身体,平静的头脑,以及平和的人生,这难道不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吗?若是这样一种正向的引导也被称为洗脑的话,那不妨让这种洗脑来得更猛烈些吧!
若是只有我的一言堂,难免没有说服力,我感觉在教室练习的很多人,都非常珍惜传统教室的练习氛围,大家纷纷表示支持老师的教学理念;感恩并珍惜每天的练习,并坚持下去;能有这样一个练习空间,让人感觉很幸福,会继续用心呵护它等等。
练习者之所以信任老师必然事出有因,我觉得多半源自老师传承阿汤的使命感和老师的专业性。
如果能遇到一位关心学生疼痛问题的老师,同时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时刻提醒学生留心会造成伤害的疼痛,并给学生鼓励要超越必须要经历的疼痛,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认可老师的价值和传统阿汤的价值,但这一切的发生都需要时间和耐心。
虽然我不会说传统阿汤是一项大众的练习,但它一定有市场,我也不会用小众这样的字眼来局限它的发展。毕竟,瑜伽博大精深,阿汤亦然。
如果有一天,您发现自己或朋友、家人在这个社会上遭受各种毒打而遍体鳞伤、走投无路时,不妨将视线投入到一些传统练习上。
诚然,坚持练习本身并不容易,至少养成习惯的阶段需要我们的付出与努力,但这条路一旦踏入了正途,我们会变得轻松起来。
只有经历过蜕变,我们才会认识到,原来是人生还可以有另一番光景,就像看待问题的角度原来如此多样,曾经的我们到底有多固执,只想抓住一个视角不放手,却不知晓换个角度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