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薛宝钗的金兰契有几分真心?她对黛玉的嫉恨有多真,情就有多假

行酒令时,黛玉一不小心说了两句《牡丹亭》《西厢记》上的句子,被一贯留神这些辞藻的宝钗抓住了把柄,便要审黛玉。黛玉自知理亏

行酒令时,黛玉一不小心说了两句《牡丹亭》《西厢记》上的句子,被一贯留神这些辞藻的宝钗抓住了把柄,便要审黛玉。

黛玉自知理亏,羞得满脸飞红,满口央告。

宝钗见是个机会,就没有继续深究,只是劝黛玉:

“女孩子不要读杂书,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因宝钗说出自己小时也爱瞒着大人偷爱杂书,也是个调皮的,黛玉便将她视为了同类。

至第四十五回 更有了“金兰契互剖金兰语”的情节。

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

林妹妹多心有之,但宝姐姐就真的没有藏奸之心吗?

01 明是玩笑词,实是心中话

宝钗让黛玉吃燕窝粥就是个例,拿自己的虚伪去换黛玉的真心。

黛玉说了,“燕窝易得,只是熬燕窝粥麻烦,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

可是转头宝钗却让人送来一包燕窝,难道她送来的燕窝,婆子丫头们熬起来就不麻烦了吗?纯粹是给黛玉找事。

而此前宝钗却说:

“我在这里一日,我与你消遣一日。你有什么委屈烦难,只管告诉我,我能解的,自然替你解一日。”

黛玉道:“晚上再来和我说句话儿。” 宝钗答应着便去了。

结果呢,晚上下雨,宝钗便只命婆子替她跑腿了。黛玉倒是感念她的好意,还赏给婆子几百钱打酒吃。

黛玉认了宝钗是同类,跟她说了很多掏心窝子的话的话:

“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宝钗道:“这样说,我也是和你一样。”

黛玉道:“你如何比我?你又有母亲,又有哥哥......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

宝钗笑道:“将来也不过多费得一副嫁妆罢了,如今也愁不到这里。”黛玉听了,不觉红了脸,笑道:“人家才拿你当个正经人,把心里的烦难告诉你听,你反拿我取笑儿。”宝钗笑道:“虽是取笑儿,却也是真话。”

宝钗这边说“将来也不过多费得一副嫁妆罢了”,还说是真话,可她转头却是怎样做的呢?

第57回,宝钗故意在黛玉面前躲薛姨妈怀里去撒娇,她明知道黛玉没有母亲最渴望母爱和亲情。

薛姨妈还用手摩弄着宝钗,向黛玉道:

“你这姐姐就和凤哥儿在老太太跟前一样,有了正经事就和他商量,没了事幸亏他开开我的心。我见了他这样,有多少愁不散的。”

黛玉听说,流泪叹道:“他偏在这里这样,分明是气我没娘的人,故意来刺我的眼。”

薛姨妈说自己爱黛玉更胜宝钗时,黛玉就说要认薛姨妈做娘,可是宝钗却不停阻止,她说认不得,因为薛蟠看上了黛玉。

别说这是开玩笑,这话已经不足以用开玩笑来掩饰了。

宝钗笑道:“我哥哥已经相准了,只等来家就下定了,也不必提出人来,我方才说你认不得娘,你细想去。”说着,便和他母亲挤眼儿发笑。

薛姨妈忙也搂他笑道:“你别信你姐姐的话,他是顽你呢。”宝钗笑道:“真个的,妈明儿和老太太求了他作媳妇,岂不比外头寻的好?”

宝钗这话真不是玩笑,薛蟠要娶黛玉是不可能的,但是破坏黛玉宝玉情感,让他们不能如愿,宝姑娘是真下了狠心的。

02 只是简单的喝茶吗?

说到拆散宝黛的姻缘,第62回时的喝茶事件就是证明。

当时袭人端了两杯茶,一杯给了宝玉,另一杯茶准备给黛玉。

谁知过来一看,宝钗也在。一杯茶两个人怎么喝?按理,袭人应该先给黛玉,因为她本来就是打算给黛玉的。宝钗既然是后来者,袭人再回去倒一杯给宝钗就是了。

但是袭人没有这么做,她本就是宝钗这边的人,自然向着宝钗。

袭人便送了那钟去,偏和宝钗在一处,只得一钟茶,便说:“哪位渴了那位先接了,我再倒去。”

袭人将决定权留给了宝钗和黛玉。黛玉还没说话,宝钗马上接了过去。

宝钗笑道:“我却不渴,只要一口漱一漱就够了。”说着先拿起来喝了一口,剩下半杯递在黛玉手内。

这番操作反过来,若黛玉先喝了茶,宝钗会不会喝不一定,但黛玉一定不会将自己喝过的茶递给宝钗。

面对宝钗递过来的茶,黛玉接了过去,一口喝了。

黛玉笑道:“你知道我这病,大夫不许我多吃茶,这半钟尽够了,难为你想的到。”说毕,饮干,将杯放下。

黛玉接茶,是她有礼,不让宝钗尴尬。

但喝茶这事,在贾府是有寓意的。

王熙凤就常拿喝茶的事开黛玉的玩笑,“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

在一定意义上,茶象征着婚姻。

而且袭人的身份是宝玉的准姨娘,她这一着是不是暗示着给宝玉的正室敬茶之意?

宝钗黛玉都有可能是宝玉婚姻的对象。

可是面对这一盏茶,宝钗一把抢过去喝了。这岂不是暗示她对宝玉也是这样明抢的?

她博览群书,最是精通这些才人佳人的故事,又怎会不知喝茶的深意。

当初金兰契时她说黛玉将来也不过多费得一副嫁妆,就是她明知宝黛之事。可她还是横插一手,横刀夺爱。

说什么金兰契,说什么真心,左不过是她欲擒故纵的手段罢了。

03 宝钗的嫉恨罄竹难书

宝钗对黛玉羡慕嫉妒恨,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年长月久,痕迹斑斑的了。

宝钗的吃醋行为在文章开篇不久就有迹可循。

薛家刚进贾府,就甩出了金玉良缘的口号,但是贾府的态度很一致,都不回应。反之,宝黛的感情倒是肉眼可见的升温,从两小无猜到青梅竹马。

虽然宝黛日常也斗斗嘴,闹出点小矛盾,不过这是小年轻相处的方式,互相试探彼此的真心。

但宝姑娘偏偏就爱打断他们,不管是宝黛好好聊天的时候,还是宝黛争执闹别扭的时候,宝钗都要上来刷一下存在感。

第19回的一天中午,宝玉担心黛玉用餐过后休息会积食,也影响晚上的睡眠,因而给她讲了一个耗子精偷香芋的故事,还开玩笑说“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

黛玉听了,翻身爬起来,按着宝玉笑道:“我把你烂了嘴的!我就知道你是编我呢。”说着,便拧的宝玉连连央告,说:“好妹妹,饶我罢,再不敢了!我因为闻你香,忽然想起这个故典来。”黛玉笑道:“饶骂了人,还说是故典呢。”

一语未了,只见宝钗走来,笑问:“谁说故典呢?我也听听。”

午后的时光,温馨而美好,但宝姑娘却神出鬼没一般闯了进来,打断了宝黛两人的谈话。想来宝姑娘进门是从不懂通报的,就像她悄悄闯进正在午睡的宝玉的房间一样。

要问宝姑娘为何而来?自然是为宝玉而来了,每日的必修课,打卡不分早中晚。不想居然碰上宝玉黛玉居然在一处,那不得赶紧打断。

到第20回,史湘云来了。

且说宝玉正和宝钗顽笑,忽见人说:“史大姑娘来了。”宝玉听了,抬身就走。宝钗笑道:“等着,咱们两个一齐走,瞧瞧他去。”说着,下了炕,同宝玉一齐来至贾母这边。

黛玉为此和宝玉闹起了小别扭,宝玉连忙来哄。

正说着,宝钗走来道:“史大妹妹等你呢。”说着,便推宝玉走了。这里黛玉越发气闷,只向窗前流泪。

以宝钗八面玲珑的心思,她不知道黛玉此时正生气?绝对知道,就是知道,所以才要特意将宝玉推走。

她总是很恰当的出现在宝黛面前,仿佛就是碰巧、偶遇,让人找不出刻意的迹象。她嫉妒宝玉对黛玉的好,每每打断他们,让他们的误会加深。但是由于她处理得很巧妙,一般人看了只会认为林妹妹小气,而不会说宝姑娘的有心为之。

再看第25回。王熙凤和黛玉开玩笑,说黛玉吃了贾家的茶,就该给贾家作媳妇。

(凤姐)指宝玉道:“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哪一点还玷辱了谁呢?”

凤姐的玩笑话,别人都不在意,但却明显的刺激了宝钗。

不久宝玉凤姐中了马道婆的咒术,一家子闹得鸡飞狗跳,兵荒马乱的。好不容易得跛足道人指点,两人渐渐转醒。

闻得吃了米汤,省了人事,别人未开口,林黛玉先就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薛宝钗便回头看了他半日,嗤的一声笑。众人都不会意,贾惜春道:“宝姐姐,好好的笑什么?”宝钗笑道:“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又要讲经说法,又要普渡众生,这如今宝玉,凤姐姐病了,又烧香还愿,赐福消灾,今才好些,又管林姑娘的姻缘了。你说忙的可笑不可笑。”

色令智昏,前面凤姐说黛玉的玩笑话,此时黛玉又念佛,宝姑娘瞬间被嫉妒蒙了心,不合时宜的说出这样的笑话。

这场合开玩笑合适?显然并不合适,听了她的冷笑话,没有一个人觉得好笑,够冷的了。

善妒吃醋的事,大家都知道在凤姐身上发挥得淋漓尽,其实宝钗也差不到哪里去。

凤姐怎么说也是名正言顺的琏二奶奶,她吃醋固然不算贤惠,但却合理。可是宝钗明晃晃的吃黛玉的醋,却不知是何身份?名不正言也不顺。

再有第28回,因说起给黛玉配药之事,宝黛之间又闹了点不愉快。这本也是小事,宝玉私下找黛玉说说也就结了。可是宝钗一副看热闹的样子,只嫌事情不够大。

宝钗因笑道:“你正经去罢。吃不吃,陪着林姑娘走一趟,他心里打紧的不自在呢。”宝玉道:“理她呢,过一会子就好了。”

一时吃过饭,宝玉一则怕贾母记挂,二则也记挂着林黛玉,忙忙的要茶漱口。探春惜春都笑道:“二哥哥,你成日家忙些什么?吃饭吃茶也是这么忙碌碌的。”宝钗笑道:“你叫他快吃了瞧林妹妹去罢,叫他在这里胡羼些什么。”

宝钗这话,是存心给黛玉找麻烦。明知王夫人最担心宝玉受人唆使不学好,她却三句不离本行,一直在提醒王夫人:黛玉最善于拿捏宝玉。这不是把黛玉往刀口上推吗?

这样的事多如牛毛,一时也难以说尽。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原文去细细品读。

为了除去情敌,宝钗什么样的言行都能使出来,真不愧为“山中高士”——“终南捷径"的虚伪隐士。

这样的宝钗,你相信她的金兰契金兰语?

如果她上面这些暗搓搓的操作是假,那她的金兰语可能是真。但事实是,以上的种种皆是真相所在。所以要问宝钗的真心有几分,不如算算她的嫉恨有多深。

作者也说了,“任是无情也动人”,宝钗的底色就是“无情”。无情之人,岂有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