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微软宣布Win10即将"退休",全球近4亿台正常使用的电脑突然面临"无系统可用"的困境——这一切,都源于Win11那两个看似简单却苛刻的硬件要求。
2025年10月14日,微软将正式终止对Windows 10的支持。
这一决定意味着全球约4亿台仍在正常使用的PC电脑将无法获得安全更新,因为它们无法满足升级Windows 11的两个强制性硬件要求。这一政策引发了欧盟环保组织、消费者权益团体和用户的强烈反对,他们正在呼吁微软延长支持期限至2030年。
微软对Windows 11设置了两个强制性硬件要求:
处理器限制:需要第8代英特尔酷睿或AMD锐龙2000系列及更新的处理器安全芯片要求:必须配备TPM 2.0(可信平台模块)安全认证芯片
这些要求看似简单,却让大量仍在正常使用的电脑被排除在升级行列之外。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约43%的企业电脑无法满足这些要求。
欧盟与环保组织的紧急呼吁面对这一局面,欧盟电子废物环保组织"欧洲修复权联盟"已采取行动:
敦促欧盟环保专员杰西卡·罗斯沃尔向微软施压要求微软收回下个月停止支持Win10的政策希望Win10支持至少再延长5年,一直到2030年
美国消费者权益组织"消费者报告"也已致信微软首席执行官纳德拉,要求延长Windows 10系统的免费安全更新期限。
微软对此问题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但也在关键问题上坚持己见:
坚持方面:
微软不会降低Win11的硬件要求,特别是对TPM 2.0的要求被视为"不可妥协"微软认为Win11更高的安全标准是必要的
妥协方面:
微软将为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付费扩展安全更新,一直持续到2028年10月但目前尚未公布具体费率
参考Windows 7延长支持的定价(从第一年每台25美元到第三年100美元),如果微软采用类似结构,对许多用户来说,更换新电脑可能比付费更新更经济。
53万吨电子垃圾的危机环保组织指出,如果4亿台电脑因此报废,将产生53万吨电子废弃物。这些设备中含有有害物质,处理不当就会严重污染环境。
欧洲"维修权联盟"协调员Cristina Ganapini表示:"微软终止对Windows 10支持的决定可能会导致4亿台电脑被淘汰——不是因为它们坏了,而是因为软件问题"。
用户的困境与选择对于受影响的用户,目前面临几种选择:
继续使用Win10:面临安全风险,不建议付费扩展更新:成本可能较高更换新设备:最安全但成本最高转向Linux系统:环保且经济的选择
其中,转向Linux系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方案。"End of 10"倡议应运而生,推广Linux作为可持续替代方案,帮助用户延长设备寿命,减少环境负担。
这场围绕4亿台PC命运的争论,实际上反映了科技行业面临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技术创新与环境保护之间如何取得平衡?
或许最终的解决方案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微软:考虑提供更灵活的支持方案用户:探索Linux等替代系统政府:制定更完善的电子垃圾管理政策
4亿台PC的命运尚未最终确定,但这场争论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技术升级问题,引发了关于科技行业环境责任、数字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更深层次讨论。
在追求创新的同时,如何平衡用户权益与环境保护?
📌 互动话题:你家的电脑能升级Win11吗?
(图片均来源网络,侵联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