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兴县田间,晋小米的穗子沉甸甸地垂着,金黄的谷穗在风里轻轻晃动,像给土地铺了层碎金。农户们背着竹筐穿梭在田埂间,手握着谷穗轻轻一捋,饱满的谷粒便落入筐中,带着刚从田里摘下的干爽气息。等收完的谷子摊在院子里晾晒,阳光把谷壳晒得发脆,用木锨反复翻动时,谷粒碰撞的沙沙声里,都裹着淡淡的谷物清香,那是属于丰收的味道。
等谷子脱壳成小米,农户们总会先装一小袋,给邻里街坊分一分。拿到小米的人家,当天就会煮上一锅粥。淘小米时,水流轻轻冲过米粒,留下浅浅的黄色印记,倒出来的小米颗颗分明,没有杂质。下锅后,柴火灶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的水渐渐冒泡,小米在水里慢慢舒展,香味也随着蒸汽飘出来,钻进院子里,引得玩耍的孩子频频往厨房望。
粥快好时,揭开锅盖的瞬间,热气裹着浓醇的米香扑面而来。盛在粗瓷碗里,粥面浮着厚厚的米油,用筷子搅一搅,能看到开花的小米粒。家里的老人总爱先喝一口热粥,眯着眼说:“这才是正经的小米香。” 孩子们则喜欢就着刚烙好的葱花饼,一口粥一口饼,米香混着饼的咸香,吃得嘴角沾着粥渍也不在意。
有时候,农户们还会用小米做蒸饭。把小米泡软后,铺在笼屉里,和红薯、山药一起蒸。蒸好的小米饭松散筋道,裹着红薯的甜香,吃起来格外爽口。家里来了客人,端上一碗小米蒸饭,再配上一碟凉拌黄瓜,简单的饭菜却满是诚意。客人尝了,总会夸一句:“你们兴县的小米就是不一样,吃着香。”
在兴县,晋谷 21号小米的香味,藏在田间的劳作里,藏在邻里的分享中,也藏在每一顿家常饭菜里。它没有复杂的滋味,却用最质朴的谷物香,温暖着每一个兴县人的日常,也让尝到它的人,记住这份来自土地的踏实与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