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交付量持续攀升!领克900四个月累计订单量破3万,成市场黑马

在高端混动SUV市场的探索中,“场景适应性”逐渐成为衡量车型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俞敏洪对领克900给出“无场景限制”的高

在高端混动SUV市场的探索中,“场景适应性”逐渐成为衡量车型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俞敏洪对领克900给出“无场景限制”的高度评价,正是源于这款车型在戈壁复杂路况、长途续航、空间利用等多维度的出色表现,其打破场景边界的探索力,不仅契合高端用户对多元出行的需求,更展现出中国品牌在高端车型研发上的成熟水准。

青海之行的戈壁路段,对车辆的驾控与通过性提出严苛考验。领克900凭借专属技术配置,在此类复杂地形中实现灵活穿梭。其搭载的EM-P智能电混系统与同级首搭的骁遥超级增混电池形成高效动力组合,配合矢量机动转向、SuperAI数字底盘系统,即便面对戈壁地区的砂石路面与起伏地形,也能精准控制车身姿态,爆发超强综合扭矩征服复杂路况。更令人意外的是,尽管领克900车长超过5240mm,轴距达3160mm,属于全尺寸SUV范畴,但转弯半径不到5米,彻底打破“大尺寸车型难适应复杂路况”的固有认知。

长途出行中的续航焦虑,是许多新能源车型面临的共性问题,而领克900在青海之行中以1400公里续航表现,给出了高效解决方案。这一续航数据并非单纯依赖电池容量,而是源于EM-P智能电混技术的深度优化——系统可根据路况智能调节油电切换逻辑,在戈壁长途行驶中,既保证动力输出稳定,又最大化降低能耗。1400公里的续航里程,意味着从青海戈壁路段出发,即便中途不依赖充电桩,也能轻松覆盖长距离行程,彻底摆脱传统新能源车型“续航短、充电难”的痛点。

超大座舱空间与灵活的座椅设计,让领克900在青海长途行程中秒变“移动工作室”,完美适配商务人士的办公需求。其内部空间达到同级最大的6.16平米,配合同级最高88.2%得房率,人均空间超过1平米,宽敞的座舱环境避免了长途出行中的压抑感。尤为关键的是车内配备的180度电动旋转座椅,在青海之行的中途休整时,二排两个座椅向后180°旋转后与三排座椅面对面,中间最大间距达1.7m,瞬间构建出规整的“移动工作室”。

除了应对戈壁路况、续航与办公场景,领克900在青海长途行程中的舒适性保障,同样成为俞敏洪认可其“无场景限制”的重要因素。座舱内,第三排座椅为同级最宽敞,坐垫长度近1.1米,腿部空间1米多,即便长途乘坐也能保证腿部活动自由,避免传统6座SUV“第三排仅能应急”的短板;双180度电动旋转座椅除了构建“移动工作室”,向外旋转90°时还能方便人员上下车,在戈壁地区临时停车休整时,为乘员提供便捷。此外,车辆的全域隔音设计有效隔绝戈壁行驶中的风噪、砂石撞击声,配合舒适的座椅填充,让1400公里长途行程中的驾乘疲劳感大幅降低,全方位保障了长途出行的舒适性。

从市场表现来看,领克900的“无场景限制”实力也得到了广泛认可。自上市以来,其交付量持续攀升,5月销量达5593台,6月以5578台跃居细分市场第二,7月交付量升至6680台,上市仅百天累计交付突破2万台,8月交付量突破7000台,至今累计交付超3万台。其中64%用户选择35万+的2.0TUltra高配版本,这一数据印证了高端用户对其综合实力的认可,而俞敏洪青海之行的体验分享,更从实际使用场景层面,进一步验证了领克900“无场景限制”的探索力并非噱头,而是基于用户真实需求的技术落地。

领克900在青海戈壁之行中的表现,以及俞敏洪的盛赞,本质上是中国高端混动SUV在“场景化创新”上的一次成功实践。其以1400公里续航、灵活驾控、可变空间等核心优势,打破长途、复杂路况、商务办公等场景的边界,不仅为高端用户提供了更全能的出行选择,也为行业树立了“场景无限制”的车型研发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