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过宁武县东寨镇,群峰渐次抬升。当海拔表跳至2500米时,眼前突然铺展出一片浩瀚绿毯——荷叶坪到了。
作为华北最大的高山草甸,荷叶坪因形似巨型荷叶而得名,海拔2784米的主峰是管涔山的制高点。这里既有"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辽阔,又有"云来山失色"的高原奇幻;既是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曾经的驻牧地,也是明代长城的重要隘口。今年夏末秋初,记者随山西省文旅厅专家探访这座"云端秘境",结合最新旅游线路与服务升级,为您奉上一份"立体式"游玩攻略。
从"匈奴牧场"到"生态明珠":荷叶坪的千年身世荷叶坪的故事,要从一片草叶说起。
据《宁武府志》记载,荷叶坪古称"荷叶坪川",自战国起便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夏季牧场"。匈奴单于曾在此设"牙帐",鲜卑拓跋部在此驯养战马,契丹、女真等族也留下过活动痕迹。直至明代,这里仍是"九边重镇"宁武关的外围屏障——山脊上的古长城残垣、烽火台遗迹,至今可见"夯土夹砖"的明代工艺。
"荷叶坪的独特,在于它是'立体的生态博物馆'。"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赵曙光介绍,"主峰海拔2784米,却拥有完整的垂直植被带:山脚是落叶松林,山腰是白桦林,草甸区生长着华北罕见的高山嵩草、针茅,还有金莲花、野罂粟等200余种野生花卉。更珍贵的是,这里保存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碰撞的活态记忆。"
最能印证这一点的,是散落在草甸的"文化密码":
古驿道石刻:草甸边缘的岩石上,刻有"茶马古道"的箭头标记(指向内蒙古方向),是明清晋商与草原民族贸易的见证;
敖包遗址:山顶平缓处有一座半埋的石堆敖包,牧民传说为"祭祀长生天"的场所,近年被考古队认定为辽金时期遗存;
老牧民口述史:78岁的李根柱老人(蒙古族后裔)仍记得祖辈"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夏天在荷叶坪放马,冬天回山下的阳方口镇,草甸就是我们的'移动粮仓'。"
荷叶坪的美,随季节流转呈现不同面貌。记者结合当地最新开放的"四季步道"与体验项目,梳理出四条经典路线,覆盖自然探索、文化寻根与休闲度假需求。
路线一:高山草甸轻徒步(适合全年龄段,单程3公里)起点:荷叶坪游客中心(海拔2300米)→ 核心区:高山草甸观景台(海拔2700米)→ 终点:敖包遗址(海拔2750米)
从游客中心出发,沿木栈道上行,最先遇见的是"云杉林海"——成片的华北落叶松与白桦混交林,秋季会变成金红交织的油画。行至1.5公里处,草甸豁然开朗:视野内是齐腰高的嵩草,点缀着金莲花(7-8月盛放)、狼毒花(9月变红),远处山梁如波浪起伏,仿佛置身"空中草原"。
在观景台稍作停留,可体验"草甸瑜伽"(景区提供免费瑜伽垫,专业教练指导);继续向敖包遗址前行,会经过"马踏石"——一块布满马蹄印的巨石,传说是古代牧民驯马留下的痕迹。抵达敖包时,不妨按蒙古族习俗顺时针绕行三圈,许下心愿(景区备有哈达与石块供游客使用)。
路线二:长城古道探险(适合户外爱好者,单程5公里)起点:荷叶坪西北侧烽火台→ 核心段:明代长城残垣→ 终点:宁武天池(衔接点,海拔2000米)
这条路线串联起荷叶坪的"军事基因"。从烽火台出发,沿山脊线行走,可见明代长城的"夯土芯+砖包边"结构(部分段落保存完好)。行至2公里处,有一段"悬空长城"——墙体嵌入悬崖,下方是百米深谷,惊险刺激。
终点宁武天池是山西九大名湖之一,可乘游船环湖(50元/人),湖边有"西口古渡"遗址,当年晋商由此出发经荷叶坪进入内蒙古。若时间充裕,可在此露营(需提前预约,景区提供帐篷租赁)。
路线三:游牧文化体验(亲子首选,半天行程)内容:挤牛奶、熬奶茶、学唱蒙古长调、制作奶豆腐
地点:荷叶坪牧民合作社(位于草甸南侧,距游客中心1公里)
这是荷叶坪今年新推出的"活态文化项目"。合作社由8户牧民家庭联合经营,保留了传统游牧工具(如木挤奶桶、羊毛剪)和生活场景(毡房、勒勒车)。游客可跟随牧民学习"认羔子"(识别自家小羊)、熬制咸奶茶(用砖茶、鲜奶、炒米熬煮),亲手制作奶豆腐(发酵牛奶后压制成型)。结束时,每人可带走一小罐自制奶制品(成本价30元)。
"我们想让孩子们知道,草原不是远方,是祖先的生活方式。"合作社负责人娜仁花说,"上周有个北京来的小朋友,挤完牛奶后说'原来奶茶是牛奶做的,不是粉冲的',特别有成就感。"
路线四:星空露营(浪漫首选,需提前预约)地点:荷叶坪草甸指定区域(远离核心保护区,配备环保厕所)
内容:观星、篝火晚会、星空摄影教学
时间:夏季(6-8月)20:00-23:00;秋季(9-10月)19:00-22:00
荷叶坪因海拔高、光污染少,是华北最佳观星地之一。景区与天文协会合作,提供专业望远镜(免费使用)和"夏季星座讲解"(如天鹅座、天琴座)。夜晚的草甸有篝火晚会,牧民会表演长调、呼麦,游客可参与跳蒙古舞。若天气晴朗,还能看到银河从敖包方向横跨天际——这是城市里永远见不到的浪漫。
今年,荷叶坪景区以"生态+文化"为核心,推出三大主题活动,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活动一:"云上牧歌"那达慕(7月15日-8月15日)内容:复原传统那达慕大会,设赛马、摔跤、射箭(传统弓)等项目;举办"羊背子宴"(现杀草原羊,手把肉、血肠、羊杂汤管饱);夜间有"星空电影"(播放《狼图腾》《黑骏马》等草原题材影片)。
贴士:赛马项目游客可报名参与(需穿运动装,安全第一),获胜者赠特色纪念品(羊毛毡手工艺品)。
活动二:"荷叶诗会"(9月10日-9月30日)内容:邀请省内外诗人、作家采风,举办"高原诗会"(现场朗诵原创作品);设置"诗词步道"(将描写荷叶坪的古诗、现代诗刻在木牌上,如"天低云影淡,草绿马蹄轻");游客可参与"即兴创作",优秀作品将在景区公众号展示。
活动三:"秋染荷叶"摄影大赛(10月1日-10月31日)内容:以"秋天的荷叶坪"为主题,征集摄影作品(手机、相机均可);设专业组、手机组奖项,获奖者赠全年景区门票;大赛期间,景区提供"摄影专车"(往返游客中心与核心景点,随停随拍)。
最佳时间:
6-8月(夏季避暑,草甸花海,平均气温15-20℃);
9-10月(秋景层林尽染,适合摄影,平均气温5-15℃);
12-2月(冬季雪景,可体验"云端滑雪",需提前确认开放情况)。
交通方式:
自驾:太原出发(约280公里,3.5小时):太原→二广高速→原平→灵河高速→宁武出口→东寨镇→荷叶坪(景区停车场收费20元/天);
公共交通:忻州汽车站乘坐"忻州-宁武"大巴(每日4班,车程2小时),抵达宁武后打车至东寨镇(约40分钟,车费80元);或从太原建南汽车站乘"太原-东寨"旅游专线(每日2班,车程3小时)。
住宿推荐:
高端体验:荷叶坪"云顶山庄"(位于游客中心旁,观景房可俯瞰草甸,配备地暖、星空穹顶,房价约1200-1800元/晚);
特色民宿:草甸边缘的"牧家乐"(由牧民家庭经营,提供毡房住宿,夜晚可听虫鸣入睡,房价约300-500元/晚);
经济型:东寨镇"荷叶坪快捷酒店"(距景区10分钟车程,标间约200元/晚)。
美食地图:
必尝特色:烤全羊(选用6-8月龄羔羊,外焦里嫩,人均150元)、手把羊肉(清水煮制,配韭菜花酱,120元/斤)、奶茶(咸口,砖茶+鲜奶,10元/碗)、野生口蘑(炒肉或炖鸡,鲜香味浓,80元/份);
推荐餐厅:景区内"敖包餐厅"(环境复古,食材多为本地牧民直供)、东寨镇"老周家饭店"(二十年老店,口蘑炖鸡是招牌)。
注意事项:
荷叶坪属于高海拔地区,部分游客可能出现轻微高原反应(头晕、气短),建议缓慢行动,备好氧气瓶(景区医务室有售,20元/瓶);
草甸生态脆弱,请勿踩踏珍稀植物(如野生芍药),垃圾需投入分类回收箱;
防晒必备:紫外线强,需戴帽子、墨镜,涂抹SPF50+防晒霜;
冬季需备防滑链(部分路段结冰),夏季带防蚊液(草甸蚊虫较多)。
记者手记:荷叶坪的"高",是离天空更近的纯粹离开荷叶坪的那天清晨,我在敖包旁遇到李根柱老人。他正用马奶酒祭敖包,嘴里念叨着:"我们蒙古人,把山当父亲,把草甸当母亲。现在游客来了,不是破坏,是帮我们记住这些老规矩。"
这句话让我突然明白,荷叶坪的魅力,不在某个具体的景点,而在它完整保留的"生命感"——草甸会随季节枯荣,长城残垣仍在诉说往事,牧民的歌声里藏着千年的风。它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对自然的敬畏、对文化的传承。
这个秋天,不妨给自己放个假。不必追赶行程,只需在草甸上躺一躺,看云卷云舒;在敖包前静一静,听风掠过草叶的声音;在牧民家坐一坐,喝一碗热奶茶。你会发现,所谓"诗与远方",不过是回到生命最本真的状态——与自然共生,与历史对话。
(注:文中活动信息截至2025年9月,具体以景区最新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