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教员是如何看到欧盟一体化呢?他一针见血指出,没有打过仗不可能真正一体…

毛主席会见过不少西方国家的领导人,其中有不少精明的政客都想通过刁难毛主席来提升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但最后却是颜面扫地,沦为

毛主席会见过不少西方国家的领导人,其中有不少精明的政客都想通过刁难毛主席来提升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但最后却是颜面扫地,沦为笑柄…

1975年10月,德国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访问中国,在和毛主席会面时,施密特问出了一个非常刁钻,且不合时宜的问题,他问毛主席:如何看待欧洲一体化?

当时中美两国正处于建交前的关键阶段,而欧洲一体化这个问题,事关美国利益,回答得不好,很有可能给美国一个话柄。

毛主席沉思片刻,随后对施密特说了几句大实话,施密特听到这话后,脸色很是难看…

2015年11月,施密特在德国去世,他可能是欧洲历史上最为亲华的一个大国元首,一生曾十多次前往中国,被中国人民亲切地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施密特上任初期,中国和德国还没有建交。

不过随着中美关系的破冰,施密特抓住这个机会,开始积极地寻求和中国进行合作。

施密特一直都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他后来还写了一本书,名为《理解中国》,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从这本书的名字,我们就能感受到这位德国老人对中国浓浓的善意。

在施密特的眼中,毛主席是一个非常睿智,非常坚定执着的人,他永远都不会忘记,自己第一次和毛主席见面,毛主席展现出来的强大气场,让他一个德国总理都感觉到强大的压力。

八十年代,施密特卸任后,有了更多是私人时间,以及空间去探寻中国文化的奥秘。

施密特研究过古代的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传承,相比欧洲,中国文化起源于更早的时期。

然而到目前为止,四大文明古国有一个已经消失,而另外两个已经完全失去了传承。

然而中国却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即便在最黑暗的年代,中国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

施密特坚定地认为,中国所走的道路,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只不过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了解太少,太片面。

在整个西方都吹嘘“中国威胁论”的时候,也是施密特站了出来,用《未来的大国:明日世界的赢家与输家》这本书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中国永远不会威胁到西方世界,因为这是一个真正懂得和平的国家。

施密特是一个如此爱好和平的人,在执政时期施密特也不遗余力地找寻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试图让欧洲人团结起来,一起对抗美国的霸权。

施密特一直很想知道,在毛主席的眼中,欧洲是什么样的,他会如何看待欧洲一体化这个问题。

就在施密特访华前一年,毛主席第一次提出了“三个世界”的划分理论。

这个理论在国际上引起了剧烈的反响,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人们开始把发达国家称为第一世界,发展中国家是第二世界。

这种划分,从根本上把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区分了开来,对于世界各国寻求不同的发展道路,有很深刻的意义。

那么在毛主席的眼中,如果欧洲可以实现统一,那世界格局又会怎么样呢?

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曾经说过“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而毛主席也曾经说出“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名言。

所以近代全球频繁爆发战争,根源在于掌控霸权的国家要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而对他们来说,战争就是最好的方式。

欧洲人一贯认为,他们要团结起来对抗苏联,实际上,欧洲人的敌人不仅仅是苏联,还有一个美国。

对此,毛主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世界格局风云突变,谁能够预见20年后是什么样子?现在欧洲对苏联的防御,其实根本没有必要。

随后施密特问出了自己的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毛主席如何看待欧洲一体化?

毛主席非常直白地告诉施密特,他不看好欧洲一体化,因为欧洲国家害怕打仗,不打仗,就不可能出现一个统一的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