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导演的眼泪与观众的失望:《731》为何令人难以共情

当《731》的导演在镜头前潸然泪下,诉说创作艰辛时,银幕前的观众却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隔阂。艺术创作固然需要付出心血,但观

当《731》的导演在镜头前潸然泪下,诉说创作艰辛时,银幕前的观众却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隔阂。艺术创作固然需要付出心血,但观众的评判标准从来都很简单:作品本身的质量,才是唯一的衡量尺度。

眼泪不能为质量背书

我们不会像包容小孩子一样包容一部投资巨大的商业电影。导演的眼泪固然真诚,但电影质量不会因为泪水而提升。艺术创作的世界里,结果永远比过程重要。观众花了真金白银,投入宝贵时间,期待的是能够打动人心、引发思考的作品,而不是听创作者诉说艰辛。

这让人想起学生时代:努力学习却考不及格的学生,老师会给予鼓励,但不会因此修改分数。电影市场也是如此,观众用票房和口碑给出的"分数",不会因为创作过程的艰难而改变。

"知耻而后勇"才是正道

中国电影人需要的是直面批评的勇气,而不是用情感故事来换取同情。电影史上,多少伟大作品都是在批评与质疑中不断打磨而成的。张艺谋拍摄《红高粱》时遭遇多少非议,陈凯歌《霸王别姬》背后又经过多少修改。真正的艺术家,善于从批评中汲取养分。

遗憾的是,《731》的制作方似乎更倾向于用民族情感来为作品辩护,而不是虚心接受批评,反思创作上的不足。这种回避专业讨论、诉诸情感绑架的做法,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毫无益处。

无脑捧杀是最深的伤害

最令人担忧的是,当前网络上充斥着一种"政治正确"的评判标准:只要题材正确,就不能说不好;只要主题宏大,就必须打高分。这种无脑捧杀,不仅伤害了观众,更伤害了中国电影。

如果我们今天对《731》降低艺术标准,明天就会有更多制片方依样画葫芦:挑选一个政治正确的题材,凑齐一套流量阵容,编造几个催泪故事,就可以坐收票房。长此以往,中国电影的艺术水准将不升反降。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影?

优秀的战争题材电影,应当超越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深入人性深处。《拯救大兵瑞恩》展现战争残酷的同时,更探讨生命价值;《钢琴家》通过个人命运折射历史悲剧;《金陵十三钗》在战争背景下展现人性光辉。

反观《731》,过于依赖视觉刺激和情感煽动,缺乏对历史的深刻思考,缺乏对人性复杂性的呈现。影片将复杂的历史简化为好人坏人的对立,将沉重的历史悲剧处理成商业类型片,这无疑是对历史的不尊重。

理性批评才是真爱

真正热爱中国电影的人,不会无脑吹捧,而是会提出建设性批评。因为我们深知,只有经得起批评的作品,才能推动中国电影进步;只有建立健康的批评环境,才能孕育出真正伟大的作品。

观众期待看到的,是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之作,而不是靠题材政治正确和营销手段取胜的应景之作。中国电影人需要放下玻璃心,用作品说话,用质量证明自己。

历史的重量,不应该被商业计算稀释;民族的伤痛,不应该被营销手段消费。

只有当中国电影人真正尊重历史、尊重艺术、尊重观众,才能拍出配得上这段历史的好作品。

在此之前,所有的眼泪和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

评论列表

平常心
平常心 9
2025-09-22 15:46
导演,爱国群众已经捐献了几个亿,你打算捐多少?光流眼泪卖惨已经不好使了
好晕
好晕 3
2025-09-22 16:22
日本鬼子的残忍和畜牲行为没有彻底表现出来
碧野
碧野 2
2025-09-22 17:01
[呲牙笑]从战狼、金刚川、志愿军、长津湖、731、有没接受深刻的教育
用户10xxx72
用户10xxx72 2
2025-09-22 15:47
你的小巴嘎又开始作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