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万根玄武岩柱像凝固的瀑布垂入大海,英国巨人之路的同款奇观就在中国福建!”社交平台上,这样的“种草文案”配上南碇岛的绝美航拍图,让无数游客心驰神往。可当人们真的踏上这座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十大海岛”的无人岛时,看到的却是遍地垃圾、被踩塌的玄武岩柱,以及悬崖边摇摇欲坠的“探险者”——这里不是世外桃源,而是一场生态与法律的双重灾难。
无人岛变“垃圾场”:140万根玄武岩在哭泣
南碇岛的玄武岩柱群有多珍贵?地质学家说,这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的“活化石”,140万根六边形石柱密集排列的奇观,全球仅英国巨人之路可与之媲美。可如今,这些历经千万年风化的石柱上,布满了游客刻下的“到此一游”;岛内侧的“垃圾天坑”里,塑料瓶、泡沫箱、腐烂的食品包装堆成小山;甚至有游客用铁锹挖走石柱当“纪念品”,在岛上生火露营,把玄武岩烤得开裂变形。
“这些石头一旦被破坏,永远无法恢复。”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张绪教痛心疾首。更讽刺的是,南碇岛所在的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早在2001年就入选首批国家级地质公园,岛上每一块石头都受《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一级保护。可现在,这里却成了“法外之地”。
非法包船成产业链:村民、民宿、司机“组团”违法
“南碇岛可以去钓鱼,包船500元一个人!”在景区观光车上,司机公然兜售“上岛套餐”。记者调查发现,距离南碇岛最近的漳浦县整美村,几乎成了“非法旅游集散地”——民宿老板主动推荐包船业务,村里码头停着改造的渔船,船两侧加装木板当座位,顶棚用塑料布一遮,就敢载14名游客航行6.5公里登岛。更荒唐的是,这些船连救生衣都不配,船主还理直气壮:“天气好没问题,我们天天跑!”
而社交平台上,“南碇岛攻略”早已形成模板:从如何联系村民包船,到登岛后怎么攀爬悬崖拍照,甚至教游客“避开景区巡逻”。这些攻略的传播者不会告诉你,他们的“经验分享”正在触犯《网络安全法》——传播违法信息,同样要担责。
法律明文禁止,为何无人管?
《海岛保护法》第二十八条写得清清楚楚:“未经批准,无居民海岛禁止旅游。”可现实是,景区售票口说“禁止登岛”,观光车司机说“能去”,码头指示牌写着“严禁非法载客”,但执法岗亭空无一人。今年9月,福建四礵列岛近百名游客因非法登岛被困海上3小时;今年5月,广东清远“一线天”溪谷因游客擅自进入导致1人溺亡——这些血的教训,还不足以敲响警钟吗?
“游客、船主、攻略发布者,谁也别想甩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朱巍一针见血。游客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擅自登岛要负主责;船主非法营运导致事故,要承担连带责任;而那些在社交平台“种草”无人岛的博主,本质上是在为违法行为打广告。
守护无人岛,就是守护我们自己的未来
南碇岛的悲剧,不是个例。从四礵列岛到清远溪谷,从社交平台的“攻略狂欢”到地方监管的“集体失明”,这场荒诞剧背后,是部分游客对法律的漠视,是地方部门对生态保护的懈怠,更是流量至上的畸形价值观在作祟。
但别忘了,无人岛是海洋生态的“最后防线”。当140万根玄武岩柱被踩塌,当“垃圾天坑”渗入海水污染渔场,当非法包船的悲剧一次次重演,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一个景点,更是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你愿意为一次“刺激的探险”,毁掉一座世界级的地质奇观吗?你支持严惩非法登岛的游客、船主和攻略发布者吗?评论区说出你的态度——守护无人岛,从拒绝“野游”开始!
案例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