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许轻言
1938年春天,台儿庄战场。
战斗最惨烈的时候,阵地上的中国守军几乎死伤殆尽,而对面的日寇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以坦克战车在前开路,黑压压的又扑了上来。
眼看阵地即将失守,危急时刻一年轻女兵身上绑满了手榴弹,从阵地上一跃而起拉响手榴弹朝着日军冲了过去,随着一声巨响跟日寇同归于尽。
这位英勇的女兵名叫凌兰芳,关于她的资料记载并不多,只知道她是一名桂军士兵,年纪在20岁左右,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为了驱逐日寇,保家卫国,凌兰芳勇敢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我国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但这份胜利来之并不容易,近30万中国守军与5万多武装到牙齿的日寇精锐血战一个多月,更有李宗仁、白崇禧、李自忠等抗日名将坐镇指挥,“无砖不饮弹,无土不沃血”是台儿庄战场最真实的写照。
日寇仗着装备精良,以飞机大炮开路,坦克战车向前推进,各种炮弹像雨点一般落在台儿庄阵地上,而中国守军只能简陋的装备抵挡,一些士兵甚至连条像样的枪都没有。
凭借着顽强不屈的意志和悍不畏死的精神,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挡住了日寇的钢铁洪流,为此一批批敢死队士兵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国军第30军30师176团三营长为夺回阵地,亲自挑选40名精锐组成敢死队,经过激烈厮杀,虽然成功夺回阵地,但敢死队只有三人活了下来。
国军第27师158团3营7连长王范堂,打到最后将全连130多人仅剩的57人组成了敢死队,每人拿着一条枪,背着大刀,身上捆着手榴弹,趁着夜色摸到日军阵地,经过一夜激战,斩首日寇60余人,成功夺回了失地,但敢死队也只剩下13人,王范堂的一个连几乎打没了。
最艰难的时候,台儿庄四分之三都失守了,国军三个主力师伤亡高达70%,日寇张牙舞爪,以为胜券在握,甚至都开始庆祝胜利了。
深陷绝境之时,一支支敢死队杀了出来,以血肉之躯硬抗日寇猛烈炮火,将丢失的阵地一寸寸夺了回来,他们以鲜血和白骨为同胞们铺就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
血战一个多月,中国守军共击毙日寇近1.2万人,俘虏7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1000多挺,大炮70多门,各种战车200多辆,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这场战争的胜利,是成千上万个凌兰芳这样的烈士用生命换来的,为了战争的胜利,为了国家的未来,他们毫不犹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都是民族的功臣,值得我们所有人铭记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