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美国两党能够就支出法案的推进方式达成一致,否则美国的资金将被切断,而这会导致部分美国行政服务直接停摆。
上一次,美国陷入“关门停摆”还是特朗普第一任期的2018年,而今天,历史再次重演。
每年的9月30日都是美国财政年度的最后一天。每当夜幕降临,关键的时刻就逼近了。根据美国宪法第一条第九款,美国会必须要在这一天结束之前,对美国下一年度的预算案进行表决。
早在1870年,美国就通过了《反预算过度法》,来禁止美国行政机构超支花费。拖到最后期限才通过预算,这是美国经常出现的问题,但超出期限直接导致美国行政机构停摆,则是近几十年才出现的状况。
1980年,在时任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的要求下,美国司法部长重新审视了《反预算过度法》,并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没有预算,美国行政机构的雇员还应该工作吗?”
根据这位司法部长对该法案的解读,没有工资就意味着没有工作,此后这一解读也让美国停摆成了两党之间的一种谈判策略。
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停摆就发生在1981年11月,当时有24万美国行政机构雇员被迫休假,造成了经济损失8000万美元。当时刚刚上任的里根拒绝签署一份没有包含巨额减税措施的预算案。
而里根任内一共发生过八次停摆,这也是美国历任总统的最高记录。
然后,特朗普出现了。
这一次美国停摆的原因,最早可以追溯到奥巴马的医改方案。
早在2013年,奥巴马推行医改时就遭到共和党的强烈反对,这一次导致美国停摆了18天,并导致85万员工被迫休假,造成了经济损失高达240亿美元。
今天美国再次停摆,同样可以追溯到奥巴马的医改方案。
简单来说,任何美国行政机构停摆的原因都可以归咎于美国两党无法达成共识,这就导致在10月及以后无法通过一项为美国行政机构提供资金的法案。
每一年的预算冲突,在美国行政体系中其实屡见不鲜,但考虑到特朗普在过去九个月里大幅削减了联邦规模,因此这场美国两党的支出之争也显得格外紧张。
直白来说,我们可以理解为共和党要削减美国行政支出,而民主党则希望加强美国行政支出,这也是两党最大的矛盾和分歧。
具体来说,民主党希望撤销特朗普对医疗补助计划的削减,同时也反对削减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和国家卫生研究院的预算,同时在反对移民问题上,双方也存在分歧。
对特朗普来说,和他第一任期不同的是,这一次他似乎乐见美国停摆。在特朗普第一任期,美国就发生了三次停摆,其中就包括历史上最长的一次,持续了36天,那次停摆也是因为美墨边境墙的资金问题产生分歧所引起的。
而这一次,情况还要更为复杂。
这次美国停摆,将导致约80万美国联邦雇员被迫无薪休假。
而休假本身,对美国来说也会造成巨大影响。
首先就是航班问题。美国联邦关门将以多种方式影响航空旅客,可能会导致安检排队时间延长,以及因空中交通管制员无薪而选择不工作的情况,进而造成航班延误。
理论上,美国空中交通管制员与运输安全管理局人员都被视为“必要人员”,因此即使美国关门,他们仍然需要上班。
但在关门期间,他们都领不到薪水,属于“无偿上班”,因此在2018年至2019年美国上一次关门期间,就有大量员工开始请病假,导致美国多地机场出现延误。
另外包括美国国家公园与国家森林在内,美国联邦土地在过去的停摆期间曾对游客关闭,因为护林员与其他员工被要求留在家中。
在上一次美国关门期间,特朗普决定让公园维持开放,但现场几乎没有联邦员工驻守。
目前已经有超过40位前任公园管理员向白宫呼吁,在美国关门的情况下应该全面关闭公园,以避免游客乱扔垃圾。
这次美国再次停摆后,最终谁会先服软呢?
从上一次美国停摆来看,特朗普的共和党可能仍然会胜利。毕竟美国的右翼不断崛起,叠加人们对移民问题的保守,最终在长时间停摆后,最先妥协的,可能会是民主党。
美国关门停摆,最近五十年来可以说已经发生过多起,几乎已经成了常态。这是西方的体系决定的。
在议会体系下,一个不能付账的行政机构显然难以维持太久,在美国乃至西方,类似的事情都时常上演。
例如奥巴马时期,就曾因为美国部分机构关门导致奥巴马直接缩短了亚洲之行。2012年,同样还是因为预算问题,导致荷兰首相辞职,最终重新组建新内阁。
而一些西方国家甚至到了一度不需要行政机构来执政。例如比利时在2010年大选后曾经历“无政府”状态超过500天。
美国这次停摆,表面上看好像是两党之间的内斗和内耗,但背后其实是美国人对未来支出的方向和态度不一。
一个人有支出,就一定会有收入;大到一个公司,一个国家同样也是如此;如果一年的支出太多,那么就必须要在收入上增加。
如果收入难以增加,那么支出就必然需要得到控制。
而预算,本质上借用的还是未来的钱。美国现在的问题就是,国债已经高不可攀,所以特朗普才想着削减各种预算,先挣钱还债,解决一部分债务问题再说。
而我们看待这类问题,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是,西方的右我们可以理解为赚钱的,他们的策略基本上都是减税,为企业创造各种便利性,做大市场上的蛋糕。
而西方的左,我们则可以直观理解为花钱的,进行财富再分配,照顾到少数群体的利益,同时向中低收入群体进行倾斜,备受争议的医改法案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
所以,只要左不行,毕竟钱不能光分配光花出去,也要学会赚回来;而只要右也不行,否则社会资源会进一步倾斜。
而西方最常见的做法就是,没钱了让右上来,有钱了让左上来。
当然实际情况还要更复杂一些。这次美国停摆,好处是美国的这种内斗本质上还是为了整体的利益,有助于“越辩越明”。
但坏处也很明显,那就是美国停摆之后,无疑是再次向世界宣称,美国的这次内斗又发展到了停摆关门的地步,如果双方斗的太狠,本质上也是对美国资源的一种耗散,它会加速美国的衰落。
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它。而这次美国关门,毫无疑问是弊大于利,因为美国两党之间的矛盾,几乎已经快要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