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济南章丘的铁匠大乡,冯江山每天清晨燃起炉火。火焰腾起的那一刻,映照的是三千多年锻铁技艺的微光。他赤膊立于砧前,古铜色的脊背沁出汗珠,每一滴落向烧红的铁板,都发出“滋”的淬炼之音。
十二道工序,四万次锻打,是章丘铁锅不变的金律。冯江山四十年如一日执锤而立,每一锤落点精准如机械,却又蕴含着机械无法复制的温度与情感。他说:“机械压制的锅永远没有‘魂’,只有人手一锤一锤打出来的,才有呼吸。”
烧至彤红的铁块在他锤下如面团般延展,渐渐成型为一口润泽光滑的铁锅。锻打过程中形成的天然锤纹,不仅是章丘铁锅的标志,更是其物理不粘锅特性的奥秘所在。无化学涂层,靠的是千万次锻打排出杂质,让食物与金属间产生物理隔离。
“一锅传三代,人亡锅还在。”冯江山打造的铁锅可用几十年,越用越亮,越用越润。他打造的不仅是一口炊具,更是中国人世代相传的生活智慧,是铁与火碰撞出的生命哲学。
如今,冯江山收了很多个徒弟,最年轻的才二十二岁。“这手艺不能断。”他说着又一锤落下,火星四溅如星雨,“每一锤都是与祖先对话,每一火都是为后人留灯。”
这口铁锅,装得下山河岁月,盛得下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