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25日,冀东油田南堡油田今年以来二氧化碳吞吐开井达100井次,累计增油1.27万吨。这项看似简单的技术,正成为老油田增油稳产的强力引擎。
南堡油田锚定“量增效稳”目标,持续深挖二氧化碳吞吐措施潜力,不断优化选井选层、工艺方案和运行管理。通过创新性的气体吞吐技术,这个开发多年的老油田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01 78%井位精准投向高效区块
南堡油田围绕全年产量目标,成立了二氧化碳吞吐项目专班,以地质潜力分析为基石,以浅层高含水井治理为目标,持续优化气体吞吐方案。
技术人员立足地质潜力大调查,细分潜力层次与类型,清晰梳理出“现有井网下可持续实施潜力”、“层系归位+吞吐接替潜力”、“新钻/侧钻+未动用储量接替潜力”三大类方向。
基于含油饱和度、油品性质、构造位置等关键参数,技术人员将吞吐潜力进一步细分为4大类5小类,实施“优先Ⅰ类、Ⅱ类潜力,优化Ⅲ类潜力,压减Ⅳ类潜力”的差异化策略。这种精细化的分类方法确保了资源的最优配置。
截至8月25日,南堡油田在Ⅰ类、Ⅱ类潜力油藏实施井数占比达78%,同比提升12.7个百分点。这种精准的井位选择策略,大大提高了措施效果和经济效益。
02 注入效率提升100%
南堡油田持续优化复合吞吐工艺,针对不同井况的差异化需求,优选高初黏、低初黏两套堵剂体系,有效扩大了二氧化碳波及体积。
针对高轮次、注入压力低的低效井,技术人员开展了5口井快速注入试验,将注入二氧化碳排量由每小时5立方米提高到10立方米,注入效率提升100%。这项创新使平均注入压力提高3.5兆帕,平均单井施工周期缩短2天。
这些工艺创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作业成本。快速注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同类油田的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
03 8天完成2口井注入作业
南堡油田强化全周期管控,组建了强化管理团队,重点强化管理施工前期准备、注入过程监督、焖井压力跟踪、挂抽开井4个关键环节,形成闭环管理体系。
团队遵循“优先潜力井、优先正注井、优先单纯井”原则,按月度优化运行计划,采用“三注三备”模式,明确生产目标,落实责任人,有效提升施工速度。
针对人工岛注入作业,在去年试验基础上,技术人员优化组织模式,轮流驻岛监督协调,仅用8天时间就高效完成了2口吞吐井的注入作业,显著提升了组织效率。这种高效的管理模式,为类似环境的油田开发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南堡油田的二氧化碳吞吐技术实践,展现了中国老油田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高效开发的巨大潜力。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原油采收率,还实现了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为油田绿色开发提供了新路径。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二氧化碳吞吐技术有望在更多油田得到应用,成为老油田稳产增产的重要手段。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对南堡油田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为整个石油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
从增油效果到减排效益,从技术创新到管理优化,南堡油田的二氧化碳吞吐实践正在为石油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这条创新之路,不仅关乎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更关系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