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庭现场
首尔中央地方法院的门刚推开,走廊里瞬间静了半秒,任谁瞅见都得心头一震:前总统尹锡悦穿着笔挺的深色正装,领口却空落落没系领带,曾经乌黑的鬓发全白了,像蒙了层秋霜。胸前那块印着'3617'的白色号码牌,在灯光下晃得人眼晕。这是他被拘85天来,头一回从11次缺席的庭审里,被逼着现身。
拘留所生活
这出戏的荒诞,早从7月10号他二次被捕就写好了。一进首尔拘留所,随身衣物全被收走,换上囚服,住进10平米的单间,没有空调,盛夏全靠天花板小风扇续命,一周只能洗一次热水澡,连吃饭都得自己刷碗。
可他偏喊着'健康恶化',把内乱案庭审躲了个遍,特检组几次想强制传讯都碰了壁。
庭审交锋
直到这次滥用职权案开庭,韩国《刑事诉讼法》卡着'被告人必出庭'的规矩,他才没法再装。更耐人寻味的是他律师的话:'今儿这案子不是内乱案,咱才来的。' 这话听着客气,实则藏着硬骨头:小罪名敷衍两句,真要碰核心的内乱指控?门儿都没有。
可检方早备好了'打脸'的硬货。当庭甩出游击队式证据 拘留所监控清清楚楚:老爷子读文件、会律师、绕院散步,哪像扛不住酷暑的样子?要知道他住的单间盛夏能飙到40度,前总统李明博当年都熬出了糖尿病恶化,他倒好,监控里步子稳得很。拖延的套路,一下被戳穿了。
形象反差
谁能想到?去年4月在白宫晚宴上,他还抱着吉他唱《美国派》,把拜登听得直鼓掌,最后捧着作者亲签的吉他笑得春风得意。如今再看,颧骨高耸,两腮塌陷,连正装都撑得发晃,脸色白得像纸。法官问'听清指控了吗',他答得干脆:'是。' 一声'是',硬气还在,底气早空了。
法庭内外
法庭外比里头还热闹。支持者举着'释放尹锡悦'的牌子嘶吼,声浪能掀翻围栏;反对派攥着'清算贪腐'的标语迎面怼,唾沫星子快溅到对方脸上。法警来回奔忙,时不时架走情绪失控的旁听者,那阵仗,比早市讨价还价还乱三分。
事件根源
这一切的根子,早在去年12月那场6小时的闹剧里扎了深根。尹锡悦一声令下搞紧急戒严,打着'肃清反国家势力'的旗号,派280多兵力扑向国会230名士兵乘直升机突降,50多人翻围墙而入,钢盔反光里全是紧张。
结果国会全票推翻戒严令,他成了韩国宪政史上头一个被抓的在任总统。今年4月被弹劾罢免后,检方又查出他销毁贪腐调查记录,连《总统档案法》都敢踩碎。
内外交困
更戳心的是'弟子审师父'的戏码,特检组里5个检察官,全是他当年在检察系统亲手提拔的后辈。外头官司没了局,家里也着火:老婆金建希的庭审刚开锣,连'统一教'82岁的总裁都因给她送项链、香奈儿包被抓了,420页证词堆得比山高。
这85天拘留,哪是养身体?分明是被内外夹击的压力,把青丝熬成了霜。
结局反思
庭审结束时,他还等着保释审查,理由是'要治病,要辩护'。可谁都清楚,保不保释,都绕不开那层窗户纸,从青瓦台的总统到看守所的'3617号',从白宫弹唱到法庭低头,这落差里藏着的,不还是韩国政坛那出'总统魔咒'的老戏码?
有人说他'成也检察,败也检察':当年靠揪贪腐上台,如今栽在滥用职权上;也有人说这是法治的进步,再大的官也得站在被告席。但胸前的'3617'号早替他答了:权力这东西,风光时是聚光灯,落幕时就是照妖镜。再响的歌声,也盖不过法槌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