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倪萍和迟蓬的友情,要从她们在山东省话剧团的时光说起。用倪萍的话说,我和迟蓬相识,那都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在倪萍眼里,
01
倪萍和迟蓬的友情,要从她们在山东省话剧团的时光说起。用倪萍的话说,我和迟蓬相识,那都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

在倪萍眼里,迟蓬是一个特别可爱的人,总是有很多令人想不到的巧思和主意。比如,迟蓬当时发明了一个能变“聪明”的法子。那就是在宿舍倒立,双脚朝上,头朝下,用迟蓬的话说,这样脑子清醒,血回流快,能变聪明。为了能跟迟蓬一样变“聪明”,每逢迟蓬倒立时,做不来倒立的倪萍,就把头“耷拉”到床外,每每回想起这一幕,倪萍都觉得当时的她们很可爱。

比如,迟蓬为买书发明的“菠菜省钱法”。当时迟蓬和倪萍两人,每月工资只有26块,为了能够看更多的书,迟蓬又想了个法子。她拉上倪萍,还有同宿舍的徐映红,3人每天去菜市场买收摊的菠菜,买回来热水一烫,迟蓬就咔咔把菠菜折断,再拌上辣椒油,醋,味精等调料,3人就着馒头吃。就这样,3个人一起省出来好多钱,把钱全都买成了名著,直到3人最后吃菠菜吃得脸都绿了。但迟蓬一点都不担忧,她说,脸绿了,那就倒立,一倒立,脸就红了。

不仅会省钱和倒立,迟蓬令倪萍印象深刻的,还有她那颗永远热爱美的心。在倪萍记忆中,迟蓬眼光好,手也巧。当倪萍还不知如何搭配衣服时,迟蓬已经动手给自己做衣服穿了,她还经常帮倪萍改衣服。但迟蓬改衣服有自己的原则,那就是什么衣服就得什么样,绝对不能乱改,比如迟蓬就拒绝过倪萍想把大衣收小腰的要求。至今,倪萍仍会感慨迟蓬的审美,她说,迟蓬追求的美,质朴,简约,不张扬,也不世俗。

02在山东省话剧院时,倪萍和迟蓬既是朋友,但偶尔她们也是“竞争对手”。1980年,郝光导演来到剧院,为电影《女兵》选女主角,选来选去,最后导演在倪萍和迟蓬两人之间犹豫不决。回到宿舍后,倪萍和迟蓬都表态,不管导演最后选上谁,另一方都不能哭,不能难过,必须要真诚的替对方高兴。

彼时,倪萍和迟蓬都坚信,她们的友情坚不可摧,绝不能因一次机会就动摇。再者,她们还约定好,选上的人后面遇到机会,一定要帮没选上的做推荐。但万万没想到,就在约定的第二天中午,迟蓬就先哭了。

那天中午,迟蓬顶着红眼圈,看到倪萍开口就是“对不起”。得知迟蓬被郝光导演“确定”后,倪萍悲喜交加,一边是真替迟蓬开心,一边又提自己难过,而迟蓬则是嚎啕大哭,觉得自己太对不起倪萍了。彼时倪萍也没想到,这事儿后面还有反转。

原来,郝光导演真正确定的人选,不是迟蓬,而是倪萍。得到正式通知后,倪萍连宿舍都不敢回,她说,那时候自己心里没有喜悦,而是不知道怎么跟迟蓬说。一直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倪萍还在剧院里乱转,一边转一边哭。

当倪萍终于回到宿舍时,她发现迟蓬还在“傻乎乎”的等自己吃饭。见状,倪萍再也压抑不住情绪,崩溃着跟迟蓬道歉,说自己明天就要跟郝光导演走了,对不起迟蓬,仿佛是她抢了迟蓬的机会一般。令倪萍意外的是,迟蓬听到消息后,先是愣了几秒,随后她就一把抱住倪萍,激动的大喊“太好了,太好了,你选上了,祝贺你,我不难过,我替你高兴”。

最后,倪萍和迟蓬抱在一起,两人都嚎啕大哭。多年后,倪萍回忆起这一幕,她说当年这个误会,是因为郝光导演有帕金森,迟蓬问导演是不是选了她,刚见导演点头,还没等导演开口就跑了。不过,也正是这场误会,倪萍和迟蓬才意识到,她们在彼此心中的地位有多重要。

倪萍出发拍《女兵》时,迟蓬是真的替倪萍操心。她不仅送倪萍礼物,还提前一天帮倪萍“绞脸”,让倪萍的脸变得白里透红。最关键的是,迟蓬还叮嘱倪萍,出去了要学会忍耐,别说话不过脑子,不要冲动得罪人。

同样,倪萍也没忘了迟蓬。《女兵》拍摄过程中,倪萍逮着人就问,有没有角色需要女演员,如果需要,请一定要考虑下山东省话剧院的迟蓬。最终,倪萍终于帮迟蓬找到了机会,那就是推荐迟蓬去拍王少岩导演的《红线》,让迟蓬拍上了人生第一部电影。

有了《红线》之后,迟蓬人生开挂,各种机会接踵而来。眼见迟蓬电影拍不停,还靠《红叶,在山那边》拿下飞天最佳女配,倪萍一点都不嫉妒,反而特高兴。用她的话说,我和迟蓬当年就约定,我要当刘晓庆,她要当陈冲,我们要做最好的女演员,现在迟蓬实现了梦想,我替她高兴。

03从十八九岁相识到如今,倪萍和迟蓬的友情,已经将近50年。中间,她们也曾因为各自的事业和家庭,联系逐渐减少,可到了真正关键的时刻,有事了倪萍也是真上。

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2013年倪萍在金鸡奖颁奖典礼上,替迟蓬意难平。那一年,电影《百鸟朝凤》,不管是剧情,口碑,还是演技,在圈里都是一骑绝尘。可最后《百鸟朝凤》里的迟蓬,还是不敌《搜索》里的王珞丹,一个奖都没拿。

见状,真性情的倪萍,索幸“大杀四方”。把台下端坐着的冯小刚,刘震云,王珞丹,以及台上跟她同台颁奖的富大龙,还有幕后的评委们纷纷调侃了一个遍。

随后,倪萍还喊话好姐妹迟蓬,直呼:“迟蓬,你还傻乎乎的坐在台下呢?你根本就不知道,你都没拿奖!但你就是那么淡定,穿着个破毛衣,穿着个烂胶鞋就来领奖了,早知道我也不人模人样的,穿这不合身的礼服了!”这时候,在场人才意识到,倪萍这是公开替迟蓬争口气。她就是要让导演和媒体们知道,迟蓬不是没有演技,只是没名气。

后来,倪萍再回忆起此事,她记得最多的,不是自己这番“仗义执言”,在内娱掀起多少波浪。而是最难忘迟蓬在台下替她担忧,“倪儿,你这说话不过脑子的老毛病,怎么又犯了!”原来,一切都跟当年一样,她们还是一样的真诚,一样的为对方考虑。

如今,倪萍和迟蓬都是年过60的人,昔日的小姐妹,也变成了“老姊妹”。但在倪萍眼里,迟蓬这个人,一点都没变。她还是那个热爱生活,热爱表演,把演戏当成信仰一样的人。她还是不爱名利,不追求热度,不在乎世俗眼光。

同样,倪萍感觉也没有变。不管是当演员,当央视主持人,还是如今在各个综艺中作嘉宾,倪萍还是一样的仗义执言,心直口快。或许,在迟蓬眼里,这就是倪萍,她就是大大咧咧,果敢爽朗,带着山东女子特有的豪迈和侠气。

看到这样的迟蓬和倪萍,不得不感慨:人生在世,能够遇到一个真心以待的朋友,已是幸事。而倪萍和迟蓬相交,已经将近50年,她们还能像从前一样真诚,热烈,从不嫉妒,这样的友情,更是世间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