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30日22时35分,随着最后一项调试指令完成,立新新疆皮山县一期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构网型独立储能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这片位于南疆沙漠边缘的项目从破土动工到全面并网仅用时约5个月,创造了新疆同类型储能项目建设的新速度。
200台储能设备在5个月内拔地而起,新疆皮山县的荒漠正在成为南疆电网的新“稳定器”。
01 挑战与突破:南疆储能建设加速度
在新疆皮山县的荒漠上,建设团队面临着极为艰苦的施工环境。南疆地区风沙大、气候干燥,技术难度高,工期紧张。
然而,这些挑战并未阻挡项目的快速推进。建设团队在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按期完成了200台储能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该项目实际于2025年2月25日正式开工建设,到8月底并网成功,仅用了约5个月时间。这种建设速度在新疆储能项目建设中创下了新纪录。
到5月初,项目已完成储能基础及电池仓基础浇筑80%,汇集站设备基础完成40%。截至8月初,项储能区200台储能设备、220kV汇集站主变压器及其他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已全部完成。
02 技术亮点:构网型储能的革命性突破
皮山储能项目采用了先进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由多个5兆瓦/20兆瓦时储能单元系统组成。
这些单元系统通过35千伏储能馈线接入新建的220千伏汇集站,最终经220千伏线路接入和田750千伏变电站。
该项目最大的技术亮点是构网型技术的应用。这种技术使项目不仅具备常规的调峰、调频能力,还能提供备用、黑启动等多种辅助服务,有效增强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构网型储能技术能够为区域电网灵活调度和可再生能源消纳提供示范经验,成为新能源布局的重要一环。
整个项目包括40个5兆瓦/20兆瓦时独立储能单元,并配套新建了220千伏汇集站,通过专线接入皮山220千伏变电站。
03 综合效益:能源、环境与经济的三重收获
该项目总投资达7.16亿元,是新疆能源集团2025年度重点建设项目。
项目投运后,每年可实现充放电量约1.38亿千瓦时,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0.7万吨。
此外,项目还将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包括二氧化硫11吨、氮氧化物18吨和烟尘2吨。
在经济和民生领域,该项目发挥着关键作用。一方面有力推动南疆新能源产业链发展,为当地企业带来更多订单,扩大生产规模,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项目将显著提升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减少停电现象,为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提供可靠保障。
该项目还能有效提升和田电网调峰、调频和备用能力,为新能源稳定接入提供支撑,加速皮山县新能源产业发展与绿色转型进程。
皮山储能项目只是南疆能源转型的一部分。新疆能源集团正在持续推进南疆在建储能项目进度。
更大的能源布局也在展开。新疆能源集团和田50万千瓦/200万千瓦时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已经于2025年2月8日开工。
南疆电网基础设施也在同步升级。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作为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工程,正在建设中。
这项投资47.36亿元的工程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750千伏环网,覆盖区域达108万平方千米,大幅提升南疆光伏等新能源汇集送出能力。